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發出警告,氣候變暖引發的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圣經》規模”的大遷徙,“對于生活在低洼沿海地區的近9億人——地球上每10人當中就有1人——來說,危險尤其嚴重。”
近日,古特雷斯與聯大主席克勒希在安理會就海平面上升問題舉行的公開辯論上共同指出,安理會應發揮關鍵作用,應對海平面上升對全球安全構成的毀滅性挑戰。
安理會審議的話題通常是國家間沖突、國際安全局勢,“海平面議題”為何要在安理會層級探討?海平面上升已經到了威脅全球安全的程度?海平面上升將給人類帶來什么影響?
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人口大遷移,中國等國家處于風險之中
在公開辯論當天,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發言稱,海平面上升推高了全球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社會的脆弱性,可能引發領土淹沒、人口遷移、財產損失等一系列問題,給人類生存與發展帶來全方位的挑戰,對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低洼海岸線國家而言,更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中國也是一個擁有漫長海岸線的國家,我們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風險同樣高度關注。
古特雷斯援引世界氣象組織(WMO)數據稱,自1900年以來,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比過去3000年當中的任何一個世紀都要快;最近一個世紀里,全球海洋變暖的速度則比過去1.1萬年間的任何時候都要快。
與此同時,世界氣象組織還警告說,即使全球變暖“奇跡般地”限制在1.5℃,地球海平面水位仍將大幅上升;但如果氣溫上升2℃,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可能會翻一番。
古特雷斯警告,無論是在哪種情形下,孟加拉國、中國、印度與荷蘭等國都處于風險之中,各大洲的特大城市也都將面臨嚴重影響,包括曼谷、孟買、上海、倫敦、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紐約在內。對于生活在低海拔沿海地區的近9億人來說,這種危險尤其嚴重。
海平面上升會帶來多種威脅。不久的將來,低洼地區國家可能整個消失;大規模人口遷徙;對淡水、土地和其他資源展開前所未有的激烈爭奪;農業、漁業和旅游業相關工作崗位大幅縮減;食物和醫療保健的獲取更加艱難……它對全球數十億人構成“無法想象的”風險,將對安全、國際法、人權和社會結構產生深遠影響。
根源問題是氣候危機,現在亟需實施行動的政治意愿
古特雷斯明確表示,各方必須通過采取多方面行動來應對這一與日俱增的不安全因素。“首先,我們必須解決海平面上升的根源問題,那就是氣候危機。我們急需以更協調的行動來減少排放,同時確保氣候公正。”
此外,古特雷斯還提出要著眼于海平面上升在司法和人權層面帶來的后果,尤其是陸地面積縮減可能會引發的領土完整與海洋空間爭端,以及對被迫流離失所人口的影響。
克勒希在隨后的發言中也強調了海平面上升引發的全新法律問題。他強調,當前至關重要的是預防措施,而不是等到日后才去應對糧食短缺和大規模人口移徙產生的問題。他呼吁:“在預防和保護工作的規劃中,我們應該將氣候分析納入進來。我們還應該意識到,作為和平建設的一項關鍵工具,氣候行動有著重要意義。”
克勒希重申,科學和數據能夠提供不偏不倚的證據來指導決策,“我們擁有數據,也制定了框架,現在我們比以往更加需要的是實施行動的政治意愿。”
在本世紀末前必須限制全球升溫
近期,相關研究數據指出了未來氣候領域面臨的主要挑戰。
《自然》雜志發表的兩篇論文報道稱,西南極冰蓋思韋茨冰川崩塌可能會讓全球海平面升高超過半米。思韋茨冰川是南極洲西部最大的冰川之一,同時,它也是九個“氣候臨界點”之一,思韋茨冰川已經成為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研究指出,這一冰川如果完全崩塌,預計會使全球海平面升高約65厘米。崩塌的同時可能還會使周圍的冰川也變得不穩固,令未來海平面再升高3米。
在《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做了一個模擬:未來高排放場景下,至2150年,南極和格陵蘭冰蓋預計會使全球海平面升高約1.4米;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8℃,預計將出現不可逆的南極海冰損失并使海平面上升急劇加速。
目前全球平均氣溫還在升高,根據《巴黎協定》,各國要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氣溫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2℃的目標不足以解決問題。南極冰蓋對全球變暖的反應,一直是估計未來海平面的最大不確定性。與此前的氣候模型相比,近期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準確度。它告訴人們,在本世紀末前必須將全球升溫幅度限制在哪一水平內,才能避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災難。
論文作者總結認為,只有在本世紀末前將全球升溫幅度限制在相對工業化前升高1.8℃的水平內,才能避免海平面加速升高。
■ 多知道一點:
氣候臨界點:20多年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了“氣候臨界點”的概念,并在其官方術語表中給出了定義:“就氣候系統來說,臨界點(Tipping point)指的是全球或區域氣候從一種穩定狀態到另外一種穩定狀態的關鍵門檻。”
《自然》雜志曾發文指出,在當前氣候變化過程中,地球上有15個關鍵氣候臨界點,是衡量地球生態氣候穩定與否的關鍵標志,包括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退化、北極海冰面積減少、全球珊瑚礁大規模死亡等。
目前9個臨界點已經或正在被突破,包括:北極海冰不斷減少;格陵蘭冰蓋融化速度加快;北美洲北方針葉林開始出現大量的火災和蟲災;北半球俄羅斯永久凍土開始解封;大西洋(600558)經向翻轉海流速度開始變緩;亞馬孫熱帶雨林降水減少、頻繁性干旱;澳大利亞暖水珊瑚開始大面積死亡;西南極冰蓋融化速度加快;東南極威爾克斯地冰蓋加速融化。
一旦這些臨界點被突破,地球氣候系統將陷入不可逆狀態,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2022年,作為臨界點之一的格陵蘭冰蓋突然大面積融化。這反映了氣候正在變化,人類活動正在把地球系統推向破壞性的臨界點。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陳靜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