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志曉(山東省高校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山東師范大學教授)
世界文化多元存在、多樣發展,各種文化形態既交流互鑒又角逐競爭,構成一幅合作與博弈并存、借鑒與較量同在的文化激蕩圖景。誰能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誰就能為自身發展拓寬空間、遠眺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這一重要論述從一個側面闡明了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憑依和因由,并啟示我們要正確把握世界文化激蕩態勢,明晰積極參與和科學應對之策,進一步強化中華民族站穩腳跟、保持定力的自強之道,以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扎實推進,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
1.世界文化激蕩的歷史演進與現實態勢
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其靜態分類有中華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歐美文化四大體系之說,還有中國及東亞文化、歐洲文化、北美洲文化、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俄羅斯和東歐文化、印度和南亞文化八個文化圈所論。有文化上的差異與不同,就有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此種交流與碰撞,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綿延不絕、愈趨緊密。而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文化激蕩,可以15世紀末地理大發現后的“泛西方化”為發端。由此肇始,具有物欲貪婪特征的西方資本,攜其經濟模式、生活行為和價值觀念強力輸出,不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世界聯結起來,而且其所到之處便陷入“本土文化被打壓、既有文明受沖擊”的窘境。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文化激蕩又呈現出新的格局:歐美文化在漸次確立并繼續鞏固其全球主導地位的同時,亞非拉地區的民族文化則日益增強主體性與獨立性,而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共產主義理念如“幽靈”一般在歐亞大陸廣泛傳播并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成功實踐。
如果說地理大發現和兩次世界大戰后的這兩個時期,分別形成了前兩次世界文化激蕩高峰的話,那么自“美蘇冷戰”結束,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世界文化激蕩在人類跨入21世紀前后,可謂是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此一輪文化激蕩時至今日,已然呈現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姿態和新趨向。在世界愈來愈成為一個“地球村”的當今時代,不同文化之間的深度融合發展是不可遏止的,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種趨勢與經濟上的互為滲透、政治上的相互影響、人員上的密切往來、外交上的日漸聯通是同步發展的。與文化交流互鑒深化、文化激蕩交鋒密切相關,各類各型的文化正在強化自主意識、加大自我保護措施,謀求更為獨立的發展機遇與拓展空間。這既是文化發展內在規律的必然,又與此一輪文化激蕩新態勢的客觀誘發存有關聯。這一點,從亞非拉地區民族文化的發展境況足可窺見。
在這樣一種“文化激蕩”的世界格局中,任何一種文化形態都既面臨著發展可能與提升機遇,又要應對全新的挑戰、全方位的磨煉、全領域的檢驗。能否經受住這樣一種綜合化、全維性“文化激蕩”的挑戰與考驗,是任何一種文化形態能否站穩腳跟的迫在眉睫之舉,是任何一種民族文化能否走在世界民族之林前列的至為關鍵之要。
2.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的角色轉換
中華民族是人類社會的重要成員,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體系中,中華文化地位突出、影響廣泛,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并承擔著重大責任。從歷史演進看,中華文化不僅是四大原生文明古國中唯一未曾中斷且延續至今的文明體,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到19世紀初)一直是具有重要外溢影響的文化存在,如“絲綢之路”承載起的文化交流功能等。正如伏爾泰所說,“東方是一切藝術的搖籃”。不僅如此,中華文化在與異域文化的交往過程中,還顯示出鮮明的開放包容特質和強大的同化吸納能力。公元紀年前后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最終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佛教和佛學;16世紀至18世紀由歐洲入華傳教士開啟的“中學西傳”與“西學東漸”,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互通的歷史寫照。
中華民族在自主的道路上怡然行進數千年。地理大發現帶來的世界文化激蕩潮流在初中期雖未波及華夏,但掠奪成性的西方列強卻已把貪婪的目光投向這片天府之地。1840年,英國悍然發動鴉片戰爭,古老中國一下子跌落至受欺凌、遭盤剝的境地中,中華文化猛然間被推送到世界文化激蕩的漩渦中,以懦弱、悲苦的姿態踏上了與西方列強強暴仗勢、強取豪奪文化聯通的屈辱征程。自此,中華民族終結了“獨善其身”的田園安寧,在世界文化激蕩中跌宕沉浮,在社會變遷過程中留下了不同的歷史影像。
面對世界列強的欺凌和民族危亡的深重,中華民族無數仁人志士雖拋頭顱灑熱血予以頑強抗爭,卻終歸未能救人民于水火、挽狂瀾于既倒。只有在找到了科學理論指導并建立起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之時,中華民族才看到了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的未來曙光,才在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中展現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的力量。新中國的誕生,讓中華民族站了起來。經過70多年的接續奮斗,我們自信豪邁地開啟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的勇毅進取精神和開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面對并參與世界文化激蕩的底氣逐漸充盈,站在世界舞臺上的雙腳愈加扎實有力。當我們的經濟總量突破百萬億躍升為世界第二、綜合國力不斷攀上新臺階時,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國家制度體系愈加完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時,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傳承、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光大、中華文化軟實力增強并走向世界時,當中國共產黨以世界第一大黨闊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以彪炳史冊的非凡成就贏得世界贊譽時,可以說,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已牢牢站穩腳跟。
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的角色轉換,標記出我們由孱弱到健康再到強壯的肌體成長,昭示著我們從被動到適應再到主動的精神提升。正是在此種角色轉換歷程中,激蕩中的世界文化深深感知到中華民族的分量和中華文化的魅力,必然會愈加把中華民族及中華文化推向重要位置予以關注;而中華民族也以積極的姿態、負責任的態度與建設性的行為方式為世界文化繁榮發展奉獻智慧,以己所能去助力引領世界文化發展方向,盡己之力為世界文化激蕩增添正能量。
3.當代中國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自強之道
當代世界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際。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仍為基本態勢,但卻遭遇到了種種阻力;科技創新迅猛發展,同時卻被人為設置諸多障礙;國家之間關聯日趨緊密,而新冷戰的沉渣仍時有泛起;思想文化交流互鑒加強,意識形態斗爭卻趨向尖銳。這樣的總體環境,直接影響和造就了世界文化激蕩的新的現實態勢。世界格局與世界文化激蕩是聯袂共生的,是互為影響、相互作用的。
當代中國不僅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已經牢牢站穩腳跟,更在全球治理與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已有充足的條件、能力和自信去應對并參與到世界文化激蕩的潮流中,倡導維護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但與此同時,我們又必須高度重視當代世界的新變化新矛盾,密切關注在世界文化激蕩中暴露出的新情況新動向,尤其是基于霸權思維和地緣政治的需要,美西方集團對我們民族復興事業的無理打壓,對我們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穩定局面的侵犯與破壞。在“博弈”成為常態且時有交鋒、“較量”成為常項且間或加碼的世界文化激蕩中,我們必須保持應有的警惕和做好必要的準備。
為此,當代中國在新一輪世界文化激蕩潮流的搏擊中,務必發揚光大我們能夠站穩腳跟的成功經驗,繼續強化提升牢牢站穩腳跟的自強之道。一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發展好自己的事業,夯實文化交流互鑒和競爭對抗的物質基礎。朝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不移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并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二是鞏固思想文化陣地,繁榮興盛文化事業,增強文化影響力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要堅守科學理論,夯實馬克思主義思想基礎,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要聯通歷史血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發揚光大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三是秉持正確理念,堅守交流互鑒,促進世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繁榮。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能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和活力。任何國家與民族都必須充分尊重自身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獨立性和主體性,以此為基礎加強交流互鑒,推進文化包容與兼收并蓄。四是站穩正確立場,堅守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決回擊任何形式的文化欺詐文化霸凌。各種文化形態和各個民族文化都是平等的、自主的,世界文化激蕩不是以強欺弱、以大壓小。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能夠抵御一切文化欺詐與文化霸凌,為倡樹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保駕護航。
在世界文化激蕩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無可比擬的輝煌,亦有跌入低谷時的黯然神傷。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中華民族靠的是自身的奮斗與實力,靠的是世界影響和國際貢獻。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等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如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主要引擎、世界和平重要依賴、國際秩序堅定維護者踐行者的無可替代作為。過去如是,今后亦然。面對復雜的世界文化格局及其多樣化發展態勢,面對世界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文化機遇和文化挑戰,當代中國需要以高度開放的心態和科學務實的精神,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整合各種文化資源,聯通世界先進文化,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當代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必將能夠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15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