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結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2024年第四條磋商
2024 年 8 月 2 日Listen with Speechify
華盛頓特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于 2024 年 7 月 19 日結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四條磋商[1] 。
盡管房地產行業持續疲軟,但中國經濟仍保持韌性,2023 年 GDP 增長 5.2%,2024 年上半年同比增長 5%。增長主要由強勁的公共投資和疫情后私人消費的復蘇推動,凈出口最近也提供了提振。然而,由于經濟持續低迷,近幾個季度通脹率一直較低。
展望未來,預計 2024 年經濟增長將與政府目標大致一致,隨著產出缺口縮小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減弱,通脹預計將逐步回升。從中期來看,在生產力疲軟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不利因素下,預計 2029 年經濟增長將逐漸下降至 3.3% 左右。
前景的不確定性很高。房地產行業萎縮幅度超過預期,加上高負債水平,可能導致持續的通貨緊縮壓力和不利的宏觀金融反饋循環。外部風險包括外部需求減弱幅度超過預期,以及碎片化壓力升級。從好的方面來看,果斷的政策行動促進房地產行業的調整或以市場為導向的結構性改革,可能會提振信心,并帶來好于預期的經濟結果。
執行委員會評估[2]
執董們對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和疫情后私人消費復蘇表示歡迎。不過,執董們強調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和地方政府債務拖累帶來的下行風險。在此背景下,執董們一致認為,宏觀經濟政策應在短期內支持國內需求。執董們還指出,需要采取平衡的政策方針和有利于市場的結構性改革,以在中期內促進高質量、綠色增長。
執董們對當局持續努力促進房地產行業調整和提振購房者信心表示歡迎。他們普遍強調需要制定全面的政策方案,以促進房地產行業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轉型。在這方面,執董們呼吁沒有生存能力的房地產開發商及時退出,提高房價靈活性。大多數執董還認為,部署中央政府融資以保護未完工房屋的購房者具有空間,而一些執董則指出了相關的財政成本和道德風險影響。
董事們一致認為,2024 年中性的結構性財政立場將有助于恢復消費者信心并支持國內需求,同時緩解下行風險。通過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包括增加對弱勢群體的轉移支付和更累進的稅制,將支出從投資轉向家庭,積極影響將更加顯著。結構性財政赤字可能在 2025 年開始逐步下降,速度取決于復蘇力度、通脹發展和房地產市場前景。
執董們強調,穩定公共債務需要長期持續的財政整頓,這需要通過減少預算外投資和廣泛的稅收和社會保障改革來實現。他們強調需要進行財政框架改革,包括改善對地方政府財政的監督、減少其結構性支出收入缺口以及制定地方財政規則。執董們指出,減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存量需要更多地使用破產工具。
執董們對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表示歡迎,并鼓勵通過加息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以刺激國內需求并進一步緩解通貨緊縮風險。提高匯率靈活性也將有助于吸收外部沖擊。
執董們積極評價中國金融監管架構為加強風險緩釋而做出的重大變革。他們指出,金融穩定風險仍然較高,并呼吁通過逐步取消寬容措施和嚴格執行審慎政策來降低資產質量風險。他們強調改革對于解決金融體系遺留脆弱性的重要性,包括需要制定一項綜合戰略來加強中小型銀行,升級危機管理和銀行處置框架,并加強系統性風險監督。繼續加強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框架也很重要。
執董們強調,需要實現更加綠色和更加平衡的增長。他們強調,必須繼續努力實現需求向消費轉變,同時通過改革提升服務業作為增長動力的潛力,包括減少監管障礙。其他關鍵改革重點包括實施國有企業改革、逐步提高退休年齡和加強勞動力市場政策。執董們對中國脫碳努力及其在部署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成功表示歡迎。他們敦促加快電力行業改革,包括改革排放交易體系。
董事們積極評價中國在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并歡迎中國在支持低收入和脆弱國家主權債務重組以及應對全球氣候危機方面發揮的建設性作用。他們還強調中國在與國際伙伴密切合作下加強多邊貿易體系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董事們普遍同意,縮減中國的產業政策(這些政策只應在存在明確界定的市場失靈的情況下使用)并提高政府支持的透明度,有助于減少國內資源錯配、減輕碎片化壓力并減輕國際溢出效應。
執董們一致認為,解決剩余的數據缺口將有助于提高數據透明度并加強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