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最近播放中文版在线观看电视剧,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新聞 > 綜合信息
 

文脈三晉 何以自信——從“五千年看山西”到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東倚太行之巍峨,西臨黃河之滔滔。表里山河,風云激蕩,這里是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要坐標。從黃河岸邊的西侯度人工打制石器到塔兒山下的陶寺觀象臺,從“剪桐封弟”到晉商稱雄……歲月無聲走過,在這片土地上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史詩。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說,這里在中國文化史上曾是一個最活躍的民族大熔爐,是中國文化總根系中一個重要的直根系。

  悠久的歷史留下燦若星河的文化遺產。僅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一項,這里便上啟大唐,穿越宋遼金元,近至明清,成為當之無愧的古建大省,更以現存的三座唐代木結構建筑打破了日本學者“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木結構建筑”的斷言。

  這里是山西,一個承載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古老省份,一個正被越來越多人發現和了解的寶藏之地。

  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山西正奮力守護、挖掘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瑰寶,賡續千年文脈,綻放時代光彩。

  文明搖籃 華夏直根

  在汾河與塔兒山之間的黃土地上,聯合考古隊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今年,他們將重點發掘陶寺手工業作坊區和中期墓葬。

  經過46年考古發掘與研究,一座被時光遺忘了的王者之城正在被慢慢喚醒。

  距今4300年至3900年間,旭日越過巍峨的塔兒山,照耀在一座被厚重城墻環繞的大城之上,這是當時黃河流域用夯土建造的最大的城。

  中期鼎盛時,這座城占地280萬平方米。在13萬平方米的宮城里,矗立著規模宏大、結構復雜、裝飾精美的宮殿。“龍圖騰”成為王權與身份的象征,土鼓、鼉鼓、石磬等的美妙樂聲在重要禮儀與祭祀中響起,禮樂制度在這片大地上初步形成。在王者“觀象授時”的指導下,陶寺先民種植黍與粟,養殖豬牛羊等家畜。手工藝人掌握了高溫熔煉技術和復合范鑄造工藝,能制作出純度達97.86%的銅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高江濤告訴記者,陶寺宮城內最大的宮殿類基址面積近6500平方米,是迄今發現的史前時期最大的夯土建筑基址,當為中國古代宮室形態的源頭,而且建筑基址上的一座主殿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大的單體夯土建筑;宮城南東門為“闕樓式門址”的發現,極有可能將宮城高等級禮儀性門闕制度的先河推到陶寺文化時期。

  這座煌煌都城的形成,是中原、河套、海岱、江漢、甘青、江浙等區域文化互動碰撞和融合的結果。而這座都城創造的文明多被夏、商、周及后世所繼承發展,成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的重要標識和主要源頭之一。

  “大致在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進的歷史舞臺轉移到了晉南。晉南興起了陶寺文化,它相當于古史上的堯舜時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現的最初的‘中國’,奠定了華夏的根基。”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早就意識到陶寺遺址的重要性。

  文化的碰撞融合,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波瀾壯闊。

  20世紀20年代,獲得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的李濟,在山西西陰遺址開啟了中國考古新紀元,這是中國人首次獨立開展的發掘。

  五六千年前,西陰先民生活在今天山西、陜西、河南的交界處。他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內,種植黍和粟,畜養家豬,養蠶繅絲,釀造美酒。很了不起的是,西陰人會用陶窯燒制陶器,并在器物上繪制漂亮的花卉紋、鳥紋、魚紋等。這種絢麗多彩的“西陰紋”彩陶在當時非常流行,以晉陜豫交界地區為核心,東到大海,西上甘青,北抵陰山,南下長江,廣闊地域內出現空前的文化大一統局面。

  “華山玫瑰燕山龍,大青山下斝與甕。汾河灣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晉文公。”蘇秉琦先生所作的《晉文化頌》用“考古語言”說明山西歷史的重要性。作為中原與北方草原地區的連接帶、農耕與游牧文明的交匯處,山西正如蘇秉琦先生所說,這條文化帶在中國文化史上曾是一個最活躍的民族大熔爐,是中國文化總根系中一個重要直根系。

  這條文化帶既有活躍的民族大熔爐性質,又有穩定的、連綿不斷的文化傳統特色。秦漢統一前的幾千年如此,秦漢統一后的兩千年更為明顯。

  周初,武王的兒子叔虞被封于唐地,后來叔虞的兒子燮父改唐為晉。山西大學教授謝堯亭表示,晉國興衰六百年,一部晉國史就是兩周王朝歷史的縮影。春秋時期,南楚北晉,東齊西秦,一代雄主晉文公的霸業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后也是戰國三雄。

  中國歷史地理學泰斗譚其驤先生曾表示,山西在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時期,往往是歷史上的分裂時期,這跟它的地理優勢不可分割。

  山西的地形,被稱為“表里山河”。這一說法見于《左傳》:“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表明山西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段。因此,在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唐末五代時,山西都對全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金元時,山西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且元末明初的戰亂也不嚴重,于是山西民眾在明初被大舉遷往河北、山東、河南、安徽等地。從此,洪洞大槐樹成為一個鄉愁符號,永不老去。

  明清時期,晉商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界五百年,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被認為是中國現代銀行業的開山鼻祖,在我國經濟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探索人類起源的熱土。

  60多年前,黃河岸邊的西侯度村附近,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石制品、燒骨、帶切痕的鹿角等,根據古地磁測定為距今180萬年。這是我國乃至東亞地區首次發現的早更新世初期的人類文化遺存。2020年,法國《人類學》雜志刊登了西侯度遺址最新同位素測年數據為距今約243萬年。

  “西侯度遠古先民對石料有清楚認識,基本上只選擇質地好的石英和石英巖打制石器,并掌握了錘擊、碰砧、砸擊法。”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益人說,燒骨的認定很困難,有可能是人類用火的證據,但不排除是森林野火燒死的動物遺骸。

  在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上,生活于20萬年至2萬年前的丁村人占有重要地位。他們曾生活在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丁村附近的汾河兩岸。

  70年前,考古工作者在此開啟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大規模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工作,并獲得2005件石制品、28種哺乳動物化石、3枚“丁村人”牙齒化石等。“這3枚牙齒化石是我國首次在考古發掘中獲得的早期智人化石,丁村文化填補了我國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空白。”王益人說。

  西侯度遺址、匼河遺址、丁村遺址、許家窯遺址、下川遺址、柿子灘遺址……考古工作者已在山西境內發現舊石器遺址、地點800余處,覆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早中晚三期,證明200萬年以來一直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文脈賡續 生生不息

  站立在云岡石窟的佛像前,姚誠驚嘆不已:“北魏時期竟有這么高的技藝!”

  “80后”姚誠在北京工作,對歷史和建筑感興趣的她于今年3月來到山西,重走“梁林路”。

  20世紀30年代,建筑學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曾4次來到山西進行古建筑調查。他們首站來到古都大同,走訪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等,留下珍貴的測繪圖稿和文字資料。

  云岡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杰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在云岡石窟中可以明晰地看到,在中國藝術固有的血脈中忽然滲入旺盛而有力的外來影響。”梁思成感慨。

  讓姚誠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梁思成一行去云岡石窟時坐著騾車,“艱澀的車行不得不顛簸于一里又一里犬牙交錯的傾斜石面上”,而食物更是匱乏,連最簡單的食物亦無處可覓。最終,用半打大頭釘,換得一些芝麻油和兩棵卷心菜。

  如今,姚誠從北京坐高鐵,只需2個小時便可來到大同,而云岡石窟周邊環境早已得到治理,“像一個藝術建筑綜合的大花園”。

  云岡石窟曾處在煤礦聚集區,運煤車帶來的二次揚塵一度給大佛披上了“黑袈裟”。為科學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大同啟動云岡石窟周邊環境治理工程和云岡大景區建設工程。村莊搬遷、運煤專線改道、云岡峪綠化、十里河治理……如今的云岡石窟碧水藍天重現,大佛脫去“黑袈裟”,變得眉清目秀。

  “我們現在主要是預防性保護,需要更多的科技投入。”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說,2023年,云岡研究院聯合上海大學啟動了“云岡石窟石質文物內部凝結水監測與治理關鍵技術研究”,將全面提升云岡石窟凝結水監測與評估水平,解決洞窟內部環境調控技術瓶頸,有效減緩石窟風化。

  而梁、林在對山西的多次考察中,最大的發現莫過于佛光寺。

  梁、林從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五臺山圖》按圖索驥找到此處建筑,盡管“隨意一瞥,其極古立辨”,但是,它會早于迄今所知最早的木構建筑嗎?在大殿工作的第三天,林徽因發現了關鍵性的證據:在一根梁底有非常微弱的墨跡,經與大殿前石經幢上的名字相比對,才最終確認,這是一座唐代木構建筑。

  梁思成稱其為“中國第一國寶”。“我們找到了唐朝的繪畫、唐朝的書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個別地說,它們是稀世之珍,但加在一起,它們就是獨一無二。”

  東倚太行山,西、南臨壯麗的黃河,梁思成稱山西是“木質古構的溫床”,“幾乎在每座小城鎮里,或在群山之間,總會遇到一些外貌古舊的樓宇、佛寺或道觀”。

  山西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居全國第一;有不可移動文物5萬余處,現存古建筑約2.8萬處,約占全國十分之一,其中元代及元以前木構古建筑509處,占全國的80%以上。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支持和社會力量參與下,唐代南禪寺大殿、北宋晉祠圣母殿、金代崇福寺彌陀殿等在內的一大批不可移動文物本體得到修繕保護,周邊環境改善,更加延年益壽。

  文脈傳千年。“我于飛檐斗拱之中窺見時光流逝,在同一個屋檐下與前輩對話。”“當我穿越山林田野,繞過峰巒山莊,看到古建筑以原本面貌呈現在眼前,這是我的精神解藥。”……越來越多熱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來到這里,尋訪古建,觸摸歷史脈絡,把文化自信根植心底。

  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文物保護的行列,以實際行動守護傳統文化。李靜怡是山西大學首批文物全科專業學生之一,大學期間她免費接受考古、文物建筑、博物館三大領域專業教育,畢業后將返回老家運城市萬榮縣工作。

  “我喜歡古建筑身上獨有的歷史美感,希望畢業后為家鄉文物保護出一份力。”李靜怡從小喜歡跟著父親參觀名勝古跡,不僅對家鄉文物如數家珍,也從心底有保護它們的責任感。

  這一基層文保人才的創新培養方式,在全國尚屬首例。山西從2022年起連續5年面向全省定向培養600名文物全科人才,委托山西大學培養,目前已招生232名。這些學生在校期間要系統學習考古、文物建筑、博物館三大領域專業知識,畢業后直接到縣(市、區)及以下文物保護事業單位定向就業,入職后直接為事業編制。

  2023年,山西的“考古學(文物全科)人才培養,讓基層文保后繼有人”項目成為全國首批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之一。

  相比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口頭性、行為性、技藝性等特點,特別是非遺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質素,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存續狀態良好。目前,全省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項目18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49人,居全國前列。

  浩瀚的非遺文化,如何保護傳承?山西一直在探索。

  對與當代生活脫節的非遺,相關部門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平遙紗閣戲人就是一項瀕危的國家級非遺。它以傳統戲劇為題材,在一個個木閣內擺放用稻秸泥和灑金宣紙扎制而成的戲劇人物,但這一傳統喪葬文化已近消失。平遙縣非遺保護中心通過復制復原、全程錄像、文字記載、出書等方式,對平遙紗閣戲人進行了搶救性保護記錄。

  紗閣戲人雖已失去實用功能,但依舊閃耀著文化光芒,在不經意間撥動有心人的心弦。美術專業出身的“80后”肖旭就被戲人身上的臉譜元素吸引,在平遙古城銷售臉譜文創產品,開發臉譜文化研學,吸引國內外游客參與。

  越來越多傳承人用年輕方式、豐富表達激發非遺創新創造活力。走進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南大街宏源泰店鋪內,最吸引人的除了“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等龍年龍元素的推光漆器外,還有首飾、果盒、茶具等實用性創新產品。

  “非遺傳承關鍵要融入時代和生活。”宏源泰店鋪老板王輝明說,國家級非遺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的生命力在傳承與創新中延續。

 以文化人 以文興業

  走進繁峙縣憨山景區影音室,一部動漫短片將觀眾帶入巖山寺壁畫的世界。

  酒館內,店小二提壺為客人倒酒,窗欞旁兩人正在說書,一女子敲著小鼓,一男子打著木板,有男子手舉鳥籠進來。街上,一收攤男子夾著貨架、頭頂罐子匆匆離開,一卜卦算命的盲人在小童牽引下走過街道。一位母親拉著孩子買飲品,屠夫切肉切得起勁,旁邊一商販擺弄盆中蓮花……

  中國著名金代巖山寺壁畫在科技加持下“活”了起來,北宋都城汴京的市井生活如在眼前。這處宮廷畫師創作的青綠山水作品再現了北宋宮廷建筑、市井生活、農業科技等豐富題材,被稱為畫在墻壁上的《清明上河圖》。

  “受多因素制約,原壁畫不對外開放,而且顏色變得很淡,但通過動漫形式,人們就可以清晰、生動地了解壁畫內容,感受藝術魅力。”繁峙縣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何宇飛說。

  歷史文化遺產,飽經滄桑,遍布各地。山西整合資源,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越來越多文物與觀眾見面。

  省會城市太原目前已有各類博物館一百余座,“博物館之城”建設初具規模。近日,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通過豐富的文物、多媒體互動技術、場景復原展示等手段,再現晉陽城燦爛的歷史文化。

  公元前497年,晉國公卿趙鞅任用董安于在汾水以西筑造晉陽城,開創了趙國基業。從此,太原城開啟長達2500多年的歷史。“從春秋晚期建城到宋初毀城,晉陽既是中原王朝安危所系的戰略屏障,又是北方草原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交融的大舞臺。該博物館將為講好晉陽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文博力量。”太原市文物局局長劉玉偉說。

  而科技與創意的加持,賦予了文化遺產全新生命力。

  數字技術彌補了文物天各一方的遺憾,天龍山石窟造像實現久違的“團圓”。在多方努力下,天龍山石窟完成11個主要洞窟的專業數字復原,實現了大部分流失海外造像的數字化復原,讓觀眾獲得更為完整的文化體驗。“在數字展廳,這些端莊典雅、飄逸多姿的石窟造像栩栩如生,仿佛穿越時空而來,在對我微笑,感覺特別奇妙。”游客石翠珍說。

  數字漫游打破墓葬阻隔,沉浸式欣賞滿壁芳華成為可能。站在太原市徐顯秀墓封土堆旁,戴上4K VR眼鏡,“任意門”便瞬間開啟,富麗堂皇的墓室壁畫清晰可見,上面繪有200余個彩繪人物、馬匹、牛車、神獸,還有各色儀仗、兵器、樂器、生活什物等,1400余年前北齊勛貴的顯赫威儀與綺麗奢華的生活場面如在眼前。

  “出于恒溫恒濕封閉保護需要,觀眾無法踏足墓內近距離參觀壁畫,而通過科技手段,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看得懂、感興趣,并從中汲取滋養。”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北齊壁畫博物館館長王江說。

  依托高精度數字化技術和3D打印技術,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走出去”,讓更多人觸摸中華文化。云岡石窟第12窟以立體雕刻形式,記載了古代音樂人盛大演出的場面,被譽為“音樂窟”。2020年,等比例3D打印的第12窟在浙江完成組裝,0.03毫米的數字采集精確度再現了完整的石窟形制、精美逼真的造像,連石窟歷經千余年風化的痕跡都清晰可見。更神奇的是,這一復制窟用輕型材料制作而成,可以像積木一樣組裝拆卸,開啟了云岡石窟“行走世界”之旅。

  山西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省,加快將文旅產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幸福產業。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助力和激勵人們開創未來的自信之源。

  喜聞樂見的藝術精品讓文化深入人心。11年前,山西在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打造了中國第一部室內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首創“行走式”互動觀演模式講述晉商信義精神,至今已演出7000多場,接待觀眾約500萬人次,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又見平遙》能受到這么多觀眾的青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感人至深的劇情。真心實意為誠,遵守諾言為信,平遙有百年金融票號的繁榮就得益于誠信。”平遙縣原文物局局長冀太平說。

  各大古城打造傳統文化集聚地,文旅經濟頻頻出圈。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忻州古城,好看、好吃、好玩的文旅活動,使其春節期間游客接待量連續多年名列全省前茅。渾源涼粉、繁峙石頭餅、保德油糕、神池月餅、忻州豆腐腦等特色美食匯聚一堂,打鐵花、晉北民俗展演、戲曲、相聲、舞獅、雜技等文化活動精彩紛呈,非物質文化遺產依托這處景區煥發出勃勃生機。

  每到冬季夜晚,忻州古城就成為“鐵花火雨”的世界,觀眾激動地欣賞打鐵花帶來的中國式浪漫。52歲的姜全軍一手拋出一小勺熾熱鐵水,一手用板子將圓圓滾滾的鐵水擊打向空中,一朵朵絢麗的火花在夜空綻放。他帶領妻兒、徒弟在忻州古城表演打鐵花已有五六年,一晚上能掙4000元。

  作為長城文化的核心區和集大成之地,近年來山西加快建設長城一號旅游公路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做好“長城+”文章,有力推動長城沿線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全方位發展,造福當地群眾。如今,大同市天鎮縣的李二口村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陽泉市娘子關村旅游年收入逾千萬元,每人每年能分紅1500元左右。

  多方努力下,山西文旅“戰績”捷報頻傳:2023年山西全省重點監測景區接待游客、門票收入分別增長1.6倍、2.2倍;2023年,云岡石窟景區游客量首次突破300萬人次;2023年平遙牛肉、平遙推光漆器產業實現產值翻番、利潤翻倍,非遺品牌更具生命力和競爭力……從2023年舉辦的第六屆山西文博會可以窺見山西文旅產業發展態勢:5天時間,27.3萬名觀眾,現場交易和線上銷售總額突破2億元,92個項目集中簽約,簽約總額200多億元。

  繼續唱響“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康養山西、夏養山西”等品牌,打造標志性專題博物館,開發紅色文化、晉商文化、古建文化等精品線路……更多散落在三晉大地上的文化珍寶將以新業態、新模式走入大眾視野,煥發時代新光彩。(記者 趙東輝 王菲菲 王學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宁安市| 乌苏市| 陇川县| 盐城市| 大余县| 北安市| 安义县| 苍南县| 南开区| 紫金县| 前郭尔| 搜索| 东平县| 大姚县| 扶风县| 秦安县| 城固县| 关岭| 呼图壁县| 宁阳县| 云龙县| 左云县| 来凤县| 铜山县| 佛山市| 西乌| 乌鲁木齐市| 万州区| 河池市| 梧州市| 东山县| 九江市| 巫溪县| 北流市| 吉隆县| 博白县| 阳泉市| 涿州市| 高尔夫|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