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題:鑄就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新時代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創新發展綜述
新華社記者黃明、梅常偉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是廣大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個偉大創造,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和特有政治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弘揚雙擁光榮傳統、加強軍政軍民團結高度重視,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一系列重大工作。軍地雙方適應強國強軍大勢,充分認清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意義,在傳承中發展、在創新中前行,把雙擁工作抓得更加扎實有效,譜寫了新時代軍地軍民團結奮斗、共創民族復興偉業的輝煌篇章。
順應時代,雙擁工作組織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們黨、國家、軍隊建設事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
“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發揮雙擁工作聯系軍地軍民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雙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新時代雙擁工作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軍地各級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著眼強化雙擁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地位作用,緊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在頂層設計、工作運行等方面謀篇布局,建立完善新時代雙擁工作制度機制,為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領導和工作機構持續健全。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負責退役軍人服務管理、移交安置、優撫褒揚等工作,組織指導全國擁軍優屬工作;設立軍隊參加和支援經濟社會建設領導小組,專司統籌軍隊援建工作;調整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39個成員單位涵蓋黨政軍群各個方面……從國家到省、市、縣,各級雙擁工作領導和工作機構不斷完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規則、職責分工細化規范,形成軍地相互支持、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
政策法規體系加快構建。全國人大制定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退役軍人保障法,修訂國防法、兵役法;中央軍委出臺首部群眾工作規定,制定《關于軍隊做好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意見》;軍地有關職能部門相繼出臺關于加強軍人軍屬優待、擁軍支前、深入開展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進一步加強隨軍家屬就業安置工作等方面的文件……各地積極研究制定擁軍優屬、軍轉安置、優撫褒揚等配套政策文件300余份,雙擁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運行機制不斷優化創新。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著眼平時服務保障、戰時擁軍支前,建立健全雙擁系統應急應戰響應機制;全國雙擁辦制度化落實成員單位專題協商、聯絡員工作會商、情況通報、軍地合署辦公等機制,解決矛盾問題、形成軍地合力;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每4年命名表彰一批全國雙擁模范城(縣)、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持續掀起雙擁熱潮。河北、吉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軍地各方領導帶動,雙擁服務組織、志愿服務隊廣泛建立,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擁軍機制日益健全,激發起新時代雙擁工作創新發展的深厚力量。
凝心聚力,軍民團結奮斗思想根基堅實牢固
近千封書信、數千公里路程,一頭連著江淮大地,一頭連著雪域邊關。
從2021年春天開始,新疆軍區某團官兵和安徽安慶10多所中小學校的師生,通過“紙面”“云端”分享感動、傳遞溫暖,完成一堂又一堂特殊的國防教育課,把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種子播撒進座座校園。
“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黨的十八大以來,軍地各級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引領,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聚氣,圍繞愛國擁軍、愛民奉獻深入開展雙擁宣傳教育,引導廣大軍民同心合力投身強國強軍偉大實踐。
——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扎實有效。
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布宗邊防連與駐地村黨支部結對共學,聯勤保障部隊大連康復療養中心組織理論骨干深入社區宣講,青海省軍區借助軍地聯教聯育機制讓黨的聲音傳遍雪域高原……去年金秋十月以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成為軍地各級開展雙擁宣傳教育的重中之重。
軍地各級普遍采取專題學習、辦班培訓、理論研討等形式,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把握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感悟軍政軍民團結的優良傳統和特有政治優勢,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忠心永向黨、奮斗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
——全民國防觀念進一步增強。
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
著眼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雙擁意識和國防觀念,組織開展“旗幟引領、同心鑄夢”等系列雙擁主題教育,指導各地廣泛開展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及軍營開放、烈士紀念日等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在民航、高鐵、醫院等公共場所設置“軍人依法優先”標識;每年發布致雙擁模范和優撫對象慰問信,評選發布“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召開全國雙擁模范命名表彰大會,隆重表彰全國雙擁模范城(縣)、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國防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教材……“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全社會日益形成的國防共識,串起了個人、家庭、國家的同心圓。
——雙擁文化建設穩步推進。
“半條棉被”,反映了軍民魚水情深的鮮明標識:長征途經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下。2020年,這個令人動容的故事被搬上銀幕。
除推出一批謳歌雙擁旋律的精品力作,軍地還組織拍攝《新時代鑄就雙擁新輝煌》《情懷與擔當》電視專題片,開展雙擁歌曲、微視頻和微電影主題文藝作品征集評選,并在主流媒體開設相關專題專欄;天津、上海、寧夏等地普遍設立雙擁主題公園、廣場和街區;內蒙古一支支烏蘭牧騎活躍在一線,傳揚軍民攜手戍邊感人故事……雙擁文化潤物無聲、遍地開花,持續激發廣大軍民愛國擁軍、愛民奉獻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強國強軍,軍地多層次全方位合作碩果累累
進入新時代,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軍地奮力承擔起新時代雙擁工作使命任務,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把支持部隊建設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部隊官兵視人民為親人、把駐地當故鄉,形成軍地合力良好局面,匯聚起強國強軍的強大力量。
——人民軍隊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航跡遍及7省區,飛播總面積超2600萬畝,在陜北播撒出165個萬畝以上連片綠化基地,這是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創造的綠色奇跡;與駐地巴仁鄉十六村組織聯建、產業聯抓、文明聯創,幫扶昔日貧窮落后的邊疆小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文明村,這是新疆軍區某師火力團交出的優異答卷。
放眼全軍,他們是先進典型,更是生動縮影。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大力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參與重大工程建設180多項、生態文明保護項目860多個;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定點幫扶4100個村,協助發展產業項目8351個,幫助貧困群眾92.4萬人;在特色援建行動中,持續深化黨建、教育、醫療等援建,結對援建“八一愛民學校”360所,對口幫扶地方優撫醫院60所,在新疆、西藏等地建設“惠民驛站”100個……全軍官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實際行動為國興利、為民造福。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
助推改革強軍戰略。各地各部門積極協助做好軍事用地保障、配套設施建設、水電油氣供應等工作,支持建設1900多項軍事重點工程。全國雙擁辦建立完善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制度,采取專項調研、現地督導、掛賬銷號等方式,協調各地解決訓練場地建設使用、全面停止有償服務、軍事設施建設保護等問題。東部戰區陸軍機關組建后進駐福建省福州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前去走訪,幫助解決實際困難,120名異地調入的機關干部不到半年就搬進當地公租房小區。
服務部隊備戰打仗。各地大力支持部隊遂行聯演聯訓、跨區機動、海上維權、反恐維穩等多樣化軍事任務,扎實搞好演訓場地、交通運輸、安全警戒、后勤供給等保障工作,形成部隊練打仗、地方練支前生動局面。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積極與邊海防基層部隊結隊共建,幫助解決吃水、用電等實際困難。自然資源部、國家電網公司和山東省青島市,投入1.92億元專門為長門巖島駐軍鋪設海底電纜、升級海水淡化裝置。江蘇省投入700多萬元,幫助西藏山南地區基層連隊建設保溫板房,購買烘干機、防寒衣等生活物資,改善了官兵戰備執勤條件。
關心關愛軍人軍屬。全國雙擁辦指導各地常態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擁軍優屬活動,春節專項慰問邊海防任務部隊官兵,幫助官兵家庭辦理老人就醫、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實事2萬余項。浙江省寧波市利用直播平臺“云帶崗”幫助2000余名退役士兵就業,組織免費為義務兵父母體檢,采取“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破解隨軍家屬就業難題,立起尊崇軍人、關愛軍屬的鮮明導向。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地震突發時,洪水襲來時,山火蔓延時,子弟兵與人民群眾并肩戰斗、向險而行、生死與共;病毒肆虐時,軍地醫務工作者白衣披甲、合力阻擊……在抵御自然災害、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等斗爭中,軍地軍民眾志成城、和衷共濟,奪取了一次又一次偉大勝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新藍圖已經繪就,新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做好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不斷鞏固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