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7月6日電(記者王其冰 陳俊俠)由國際電信聯盟與40個聯合國伙伴機構合作舉辦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6日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此次峰會將就安全和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所需防范措施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通過視頻發表開幕致辭說,“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旨在強調各國政府、私營部門、聯合國機構、學術界的跨領域責任,以確保在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潛力的同時,預防和減輕其危害。為了管理人工智能的開發和部署,必須就基本的防范措施達成共識。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多琳·波格丹-馬丁在致辭中說:“幾個月前,當生成式人工智能震驚世界時,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它無與倫比。即使是科技界最著名的人物也因此受到震撼。”
她呼吁各方利用這次峰會討論需要制定什么樣的人工智能法規和防范措施,以實現具有包容性、安全和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開發和應用。
“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創辦于2017年。此次峰會為期兩天。會議在線下和線上同時舉行,除3000多名與會者現場參會外,還有2萬多人通過人工智能社區平臺“人工智能造福人類神經網絡”在線參與。
新華社上海7月6日電 題:從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看AI賦能“進度表”
新華社記者周琳、龔雯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被視為全球AI行業風向標。7月6日,在上海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均創歷屆之最,首發首展新品達30余款,來自全球的超400家AI行業知名企業和機構拿出人形機器人、大模型等“新賽道”上的“硬核產品”,展現AI技術如何加速深耕實體經濟、賦能美好生活。
7月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會現場拍攝的特斯拉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大模型”熱力集體釋放。
30多個大模型在大會上集體亮相,有的瞄準通用、有的深耕行業,推動人工智能從感知走向認知、從識別走向生成、從專用走向通用。
在現場,觀眾可以近距離體驗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首發推出的大模型“天際”,會場所在地附近15平方公里的實景模型,正在屏幕上推送。這一實景三維大模型,能對100平方公里范圍的城市實景進行高精度快速建模,清晰度能達到4K,觀眾不僅可以360度觀測,還能在模型中挪動建筑、“修改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前沿大會現場隨處可見“中國風”,不少大模型名稱古韻十足。華為推出的“盤古”、商湯的“日日新”、網易的“丹青約”以及慧拓搭載了大模型的礦山解決方案命名為“愚公”……這些名稱巧妙暗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致敬,更將人工智能技術造福生活的人文價值體現得淋漓盡致。
7月6日,參觀者與商湯元蘿卜AI下棋機器人對弈。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未來模型將面對更加復雜多樣化的交互場景,更加注重各種形式的信息融合。”中信智庫專家委員會主任武超認為,大語言模型將成為個人智能助理,作為未來的人機交互界面,也會成為新一代的流量入口。
——“頭雁”效應賦能實體經濟。
走在中信集團展臺,可以實時觀看位于湖北黃石的中信泰富特鋼大冶特鋼460鋼管工廠的數字孿生圖像。視頻中,每一支鋼料的位置都能實時追蹤。
“這是首個無縫鋼管全流程、全業務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孿生工廠,實現人均勞動生產率和產能提升同時,工序能耗及碳排放降低。”中信泰富特鋼大冶特鋼鋼管事業部首席工程師馬金輝說。
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眼下,其賦能百業的“頭雁”效應正在加速顯現。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在大會開幕式上表示,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同時已建成2500多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經過智能化改造,研發周期縮短約20.7%、生產效率提升約34.8%、不良品率降低約27.4%、碳排放減少約21.2%。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滬開幕。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算力、算法、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三要素,深度應用正催生對算力的“火爆”需求,多家頭部公司也在著手提供“方案”。“比如華為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數據中心,初期階段我們部署了數千卡規模的人工智能集群,在同等算力下,計算效率提升10%以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說,多年來華為深耕算力,將通過架構創新、生態發展以及靈活共建的手段,讓算力不再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瓶頸。
——加快“人工智能”創新發展。
6日,騰訊公布“探星計劃”新成果,2023年通過AI技術,從大量觀測數據中發現快速射電暴。
“快速射電暴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電爆發現象,爆發的持續時間僅為幾個毫秒,是天文學家研究宇宙的重要工具。”騰訊優圖實驗室負責人吳運聲說,從天文探索到文化研究,人工智能推進創新策源,正在拓展人類認識自然界、總結客觀規律的邊界。
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是當下熱點話題。2017年前后,科學家開始嘗試將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用于求解科學問題。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等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在AI for Science方面論文發表數量全球第一。
7月6日拍攝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人工智能賦能,將突破傳統科學研究能力瓶頸,成為全球科學研究新范式。”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說,當前正處于AI for Science突破性發展的關鍵窗口期,應持續強化研發支持、有序推動科學研究數據開放共享、加快完善基礎軟硬件技術生態體系、統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養多學科交叉復合型人才以及深化拓展國際合作。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至2022年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共吸引60余萬觀眾線下觀展,15億人次線上參會,總計推動200多個總投資70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簽約落地;300余項產品首發首秀,走向市場。
在此次大會展廳里,特斯拉對外展示了Tesla Bot人形機器人“擎天柱”,身高172厘米、體重56.6千克的“Ta”能單手舉起一臺鋼琴,還能完成行走、上下樓梯、下蹲、拿取物品等動作。“一旦中國決定邁出某個領域的步伐,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其他產業,中國都能夠做到極好。我對中國擁有強大的人工智能能力充滿信心。”在大會開幕式上,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這樣說。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法新社報道,聯合國6日至7日將在日內瓦召開“人工智能(AI)向善全球峰會”,希望為AI技術的發展規劃出清晰藍圖,讓技術更好地造福人類。
峰會的召集者、聯合國下屬的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伯格丹-馬丁稱:“AI技術正在快速發展,我們必須確保它邁向一個負責任的未來。本屆峰會將為該領域的領軍人物提供一個機會,他們將在全球舞臺上解決AI技術的發展問題。”她表示,本屆峰會還將研究支持AI技術安全使用的潛在框架和安全規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表示:“峰會將幫助確保人工智能走向造福人類的道路。”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資料圖
報道稱,本屆峰會吸引了約3000名來自AI技術領域的商業巨頭、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參加,另有數十個知名AI機器人將與會。
與會者包括亞馬遜首席技術官沃格斯、谷歌旗下AI部門DeepMind首席運營官易卜拉欣以及致力于倡導用AI預防心臟病的西班牙國家足球隊前隊長卡西利亞斯。參會的著名機器人包括全球首個超現實主義機器人藝術家“艾達”、人形搖滾歌手機器人“苔絲狄蒙娜”以及最先進的醫療保健機器人“格蕾絲”等。(周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