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3月24日電 春風繪錦繡,并州氣象新。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太原,曾是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爭相詠贊之雅處,素有“錦繡太原城”之美譽。
現如今,一系列國家戰略在此交匯疊加,一連串重大政策相繼部署推動,全力推動太原邁向發展高地。太原這座底蘊厚重的城市,正緊握前所未有的機遇,以嶄新姿態奮力轉型、勇毅前行,“錦繡太原城”新畫卷徐徐舒展開來。
一份報告,讀懂太原發展新態勢
“不斷提高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全國的影響力。”3月21日開幕的太原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太原發展的新態勢。
以“發展”“建設”“質量”做為關鍵詞的太原,將搶抓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進入國家規劃的重大機遇,扛起省會擔當,“舞龍頭、帶龍身”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山西中部城市群上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太原市貌。新華網 發
而這正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對太原的期待和要求。
“作為省會城市,太原要堅持從全局出發,放眼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思考未來。”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在太原調研時指出,太原要在全省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全國城市百舸爭流的競爭態勢中實現爭先進位,在全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積極創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拿出超常規舉措、付出超常規努力。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太原大抓產業的決心、狠抓經濟的實干和主動求變的擔當。
2022年,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強勢起步、快速開局。不到一年時間,大盂產業新城從無到有,從荒山野嶺到規模凸顯,奔跑出“太忻速度”。
航拍太忻大道。新華網 發
緊鑼密鼓的項目建設背后,是太原搶抓機遇的緊迫感。設立13億元招商引資專項資金,太原市黨政代表團赴粵港澳大灣區開展招商引資,隨著華為煤礦軍團全球總部、深圳惠科等一批代表項目簽約落地,太原“走出去”“引進來”的步伐更加穩健。
“太原的各種優勢在集成、資源在集中、動力在集聚。”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韋韜表示,太原其勢已成、其時已至、其興可待。只要抓住機遇、用好優勢,就能夠走出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太原正用熱情在這片土地上作答。
一組數據,透視產業轉型新路徑
奮楫爭先,勇立潮頭,太原經濟航船駛過2022年。一組數據折射出太原轉型發展的路徑和成效:
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4%;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達到5197.3億元,創歷史新高;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六、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第一……
作為一座傳統的重工業城市,太原聚集了太鋼、太重等一批老牌工業企業,曾面臨生態欠賬多、產業結構失衡、經濟體量小等困擾。
太原聚焦打造特種金屬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新型化工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基新材料6條千億級重點優勢產業鏈。圖為太鋼集團廠區。新華網 發
面對歷史“短板”,太原提出穩一產、強二產、優三產,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實施“百千萬億”工程,以萬億工業產值支撐萬億經濟總量,跑出了轉型發展加速度。
創新是產業轉型的第一動力。近20年間,太原鍋爐集團緊緊圍繞“循環流化床鍋爐”,將這一核心技術推至國際領先的地位。
步入太鍋集團的現代化聯合廠房,生產線全線運行,工人們正在安裝新型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這是最新一代的鍋爐熱電系統,燃燒效率高、煤耗低,各項污染物排放均大幅降低。”太原鍋爐集團副總工程師朱俊平介紹道。
近年來,太原市每年投入20億元科技創新資金、10億元人才發展資金、10億元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和5億元新動能發展資金,支持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和工業轉型升級,一批具有創新性、引領性的企業和項目脫穎而出。
走進山西長城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智能云”工廠,自動化組包生產線、 SMT 貼片生產線、PKS 體系生態展示中心……一幅幅未來感十足的畫面讓人目不暇接。
“‘智能云’工廠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可達90%,平均每18秒就可生產出一臺計算機。”山西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華表示,隨著上下游產業的完善,將逐步形成全生態、全覆蓋、全鏈條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鏈集群。
長城電子、龍芯中科、中科曙光、華為、字節跳動、百度、浪潮信息、誠邁科技等行業巨頭也陸續在太原設立研發或生產基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此“聚木成林”。
“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產業集群。”韋韜表示,太原將強化三產協同,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增強轉型發展新動能。
一張清單,描繪錦繡之城新圖景
一份民生實事清單,關乎著城市發展的“大邏輯”,也連接著百姓生活的“小確幸”。2023年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民生新舉措,描繪出錦繡之城新圖景。
初春的河道兩岸,微風拂面。人們在岸邊騎行、練太極、放風箏。“以前這里臭烘烘的,如今河道整治后干凈亮麗,大家都喜歡來這兒散步。”在九院沙河附近居住了十幾年的葉秀琴,親歷了河道改造前后的巨大變遷。
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和流域生態修復工作,一直是太原市“實事清單”中的重要一筆。現如今,太原6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Ⅲ類以上優良水體,汾河太原段水質實現改善。
太原晉陽湖公園桃花島上,山桃花迎來盛放期,游人如織。新華網 發(趙俊 攝)
此外,太原還實行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的“五策并舉”政策,將河道治理、環境保護、城市綠化有機結合起來,保持城市良好的自然生態。
2022年,太原市完成營造林30.27萬畝,林木覆蓋率達41.96%,并成為全國首批綠色出行達標城市、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環境是城市的名片,文明則是城市的靈魂。
依托541處文物保護單位,結合自然景觀稟賦,太原打造了西山、汾河、古城、府城四大旅游板塊,串點成線,連線成片。
“既保留了古老建筑的美,還增添了新的時尚元素。”游人川流不息的鐘樓街,承載著老太原人高志偉的兒時記憶,也成了他現如今招待友人的游玩之地。
太原城市夜景。新華網 發
便利店發展指數名列全國第二;青龍古鎮、太原植物園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鐘樓街成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與太原古縣城共同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越來越“靚”的城市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汗一出,背也不僵了,人就有精氣神了。”在太原市尖草坪區杜家村黨群服務中心,52歲的李瑞英是這里的常客,“喝養生湯、泡腳、艾灸一條龍,只要十塊錢,這是給村民們的福利。”
新建社區食堂、公廁、惠民籃球場,新增公共停車位、充電樁,規模化推廣新建商品房項目“房證同交”……“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太原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偉表示,2023年將繼續辦好12件民生實事,把民生“痛點”作為施政“重點”,把“民生賬單”變成“幸福清單”。
承載著底蘊與希望,如今的太原,發展勢頭昂揚,振興足音鏗鏘。
策劃:劉云伶
監制:王亮 王浩慶
制作:王昕妍 馮宇
協同:王夢佳
新華網山西頻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