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迎新街,老一輩太原人都印象深刻,當年的繁華程度不亞于如今的大火長風親賢。
迎新街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區境內,泛指新東街以北、新華化工廠以南、新蘭路以西、大同路以東的一片區域,該區域是尖草坪區主要城市建成區之一。
1955年,新華化工廠等企業興建職工住宅區,為反映新中國工人階級迎接新戰斗做出新貢獻的豪邁之情,定名迎新街。 以迎新而名的街巷有迎新街、迎新路及派生街巷等。
上世紀中后期,迎新街工業基礎雄厚,一批批重大項目落地,職工宿舍群應運而生。而迎新街就齊聚 五廠一校(新華、興安、江陽、衛東、東方、化校),五廠中以兵工廠為主要,職工小則幾千人大則過萬人。整個迎新街就是在當時三線建設時的一個產物,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獻,有支援工業建設,遠道而來的蘇聯專家,更有五湖四海的工人階級齊聚迎新街,一時間熱鬧不凡,成為了當時太原城最具人氣、最有消費能力的區域,80年代初初,人口就以達到20萬。
迎新街電影院
醫院、學校、電影院、美食等等生活配套一應俱全。在當年國營企業興盛的時候,工人們無論從社會地位還是經濟收入都是很優越的,成群結隊的工人們下班走出廠區,道路兩旁商店林立,工人們或買菜或下館子,自然是熱鬧無比。到處是車水馬龍燈,燈紅酒綠,甚至有人稱之為“小香港”。
可惜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好多國業破產、虧損,大批工人下崗被迫到外出謀生,迎新街不再像以前那么繁榮,近年來和日新月異的城市其他區域相比,也稍顯破舊與落后,但是不管如何,它依舊是這座城市的長者,敘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如何保留和傳承這段寶貴的歷史?如何重現當年迎新街的輝煌?近日,有網友在領導留言板發起了建議: 將太原市迎新街改造為歷史文化旅游街區。
網友建議稱:太原市迎新街的來歷與我國工業發展及城市建設緊密相連,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保留較為完整的蘇式建筑群,和工人村住宅群。將其改造為歷史文化街區,不僅能夠保留和傳承這段寶貴的歷史,還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蘊和旅游吸引力,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
迎新街五十年代蘇式建筑
建議重新改造迎新街,保護歷史建筑和傳統文化,同時引入現代商業和文旅元素,使其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綜合性街區。
具體措施為: 1.歷史建筑保護:對街區內的歷史建筑和文物古跡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制定詳細的保護方案。采用“修舊如故”、“補新如故”、“建新融故”的原則,對歷史建筑進行修繕和恢復。保護街區原有的街巷格局和建筑風貌,維護歷史文脈的延續性。
2.建筑改造與更新:對部分老舊建筑進行改造升級,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適度。引入現代設計元素,使改造后的建筑既符合現代審美需求,又能與街區整體風貌相協調。
3.業態布局與招商:根據街區定位和市場需求,規劃布局商業、文化、旅游、餐飲、住宿等多元業態。引入知名品牌和特色商家,提升街區的商業氛圍和吸引力。鼓勵創新業態和新興消費模式的發展,為街區注入新的活力。
4.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街區內的道路、給排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
5.提升街區綠化水平和環境品質,打造宜人的公共空間。
6.文化傳承與展示:設立歷史文化展覽館或博物館,展示迎新街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
對此,官方也給出了詳盡的回復:經了解,迎新街保留有較為完整的蘇式建筑群,建筑群保留著五十年代的完整的小區規劃建設格局,是我市"一五"時期工業發展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的重要實例。
我市對該地段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高度重視,在2022年組織歷史文化資源普查時對這一地段的建筑進行了資料收集。 目前,部分重要建筑如 迎新俱樂部、青樓社區已納入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護。
迎新俱樂部
青樓社區 蘇式建筑群
下一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繼續做好組織評估認定工作,并積極申報歷史文化風貌區,在加強街區保護利用工作中適時采納您對迎新街片區規劃布局的設計構想,傳承好城市歷史記憶。
官方對于將太原市迎新街改造為歷史文化旅游街區的提議,給予了積極且具體的回應,彰顯了太原市對于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現代發展融合的高度重視。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在回復中明確表達了接納網友設計構想的意愿,這意味著在迎新街的改造過程中,將充分融合歷史文化的保護與現代商業元素的引入,力求在保留街區歷史風貌的同時,賦予其新的生命力。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政府對公眾意見的尊重,也展示了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前瞻性和創新性。
展望未來,隨著太原市對迎新街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的持續推進,以及網友建議的逐步落地實施,迎新街有望成為一個集歷史文化展示、現代商業消費、旅游觀光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街區。這樣的改造不僅將豐富太原市的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形象,還將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個了解歷史、感受文化、享受生活的優質平臺,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太原市與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迎新街將煥發出新的光彩,成為太原市乃至全國城市更新的典范。
來源:住在太原綜合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