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風力時勁。在古交市嘉樂泉鄉的綿延山巒上,座座高大挺拔的風機迎風舞動,隨著風機旋轉,綠色電能源源不斷匯入升壓站,輸往遠方。山西建投集團項目經理齊亮介紹說,古交正溝200MW風電二期項目于今年2月并網發電,全面達效后預計年節約標煤約14.2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92.85噸、氮氧化物約88.21噸、二氧化碳約35.92萬噸,成為能源革命又一勁旅。
古交正溝200MW風電二期項目,是山西建投集團勇擔新能源發展使命的一個縮影。
踐行“雙碳”目標,山西建投集團高歌猛進。以全產業鏈綠色轉型為引領,集團在省內外及國際大市場集結發力,不斷壯大新能源工程建設領域的專業優勢,積極投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建設運營,深化拓展儲能、海上風電、新能源升級改造等市場份額,業務布局涉及國內20多個省份,并進入越南、孟加拉國、澳大利亞等國。
2023年,山西建投集團新能源板塊新簽合同額達480億元,同比增長70.82%。今年1月—4月,集團新能源板塊市場開發再傳捷報,接連中標億元大單,新簽合同額達111.82億元,同比增長42.66%。
科技創新作支撐
科技創新為山西建投集團新能源板塊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今年“五一”期間,山西瀟河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再次成為矚目焦點,太原(瀟河)國際車展暨智慧出行汽車博覽會在此舉行,單日人流量近2萬人次。山西瀟河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及配套酒店群總建筑面積達65萬平方米,用能需求巨大,在建設過程中,山西建投集團的技術團隊采用“光儲直柔”及中深層地熱能轉化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術,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29.86%,并通過源網荷儲區域能源一體化及智慧能源互聯網供應體系,為瀟河新城內的建筑提供高效、經濟、低碳、安全的能源保障。據測算,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8760噸。
“聚焦攻關前瞻性技術,集團成立了新能源設計研究院、分布式能源研究院等,厚植創新土壤,廣納人才,開展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源網荷儲一體化技術、以城市綜合供能為主體的分布式能源技術、以工業余熱利用發電為載體的節能減排技術等研究,并積極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高效儲能、直流配電網建設等技術的示范應用,助力城市綠色發展。”山西建投集團技術管理部負責人李衛俊介紹。
在太古供熱項目中,山西建投集團的建設者們實現6個“首次(創)”——首創大溫差長輸供熱技術體系,首次構建六級泵循環加壓輸送系統,首次提出錨桿、內襯相結合的傳力結構,首次研發出大位移直管壓力平衡膨脹節,首次研制出隧道供熱管道專用雙頭軌道車,首次提出陣列式無應力配管技術。
在生物質發電領域,依托我省豐富的農林生物資源,該集團投資建設運營4座生物質熱電聯產電廠,采用國內領先的高溫超高壓再熱循環流化床生物質發電技術,每年可生產綠電8.6億千瓦時,供熱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多萬噸、節約標煤40多萬噸。
在城市能源綜合利用方面,采用綜合能源站、智慧能源微網、先進熱泵及微型燃機等,優化高、低品位能源配比,推動冷熱電氣水實現高效供給。該集團在瀟河新城通過應用能源綜合利用技術,使建筑群能源消耗總量減少10%,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0%,整體能源利用效率提高70%以上。
模式多元增動力
廣東省廉江市良垌鎮,千畝魚塘上空光伏發電板排列整齊,漁光互補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中航廉江良垌9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已成為集光伏先進技術示范、特色水產品養殖、特色漁業休閑旅游、特色農業種植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基地。
西藏阿里結則茶卡1萬噸鹽湖提鋰綜合能源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光伏200MW、風電200MW、電化學儲能125MW/ 250MWh及配套43MW柴油發電機組。建成后,將有助于阿里地區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推動當地能源結構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
黑龍江省通河200MW風儲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完善當地新能源產業布局、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雄安新區容西片區供熱(冷)一期、二期工程中深層地熱項目已成功出水。此項目囊括的6孔地熱井全部投用后,將替代原天然氣供暖,滿足54.7萬平方米供熱需求……
由山西建投集團承建的一大批農光互補、漁光互補、風光儲一體化項目落地實施,在轉型發展中不斷釋放綠色動能。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也為該集團新能源板塊高質量發展注入鮮活動力。
“以市場為導向,集團不斷創新‘新能源+’商業模式,通過投資、股權收購等方式,帶動新能源板塊施工建造聯動發展,同時發揮子公司平臺優勢,采用基金股權投資+EPC、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大力拓展清潔能源市場,形成了一批可落地、可推廣、可復制的成熟商業模式,如開發—設計建設—移交、開發—建設—運營、投資+EPC總承包、委托運營等。”山西建投集團投資管理部負責人周蕊娟告訴記者。
孟加拉國科巴風電項目是山西建投集團落地實施的第一個海外股權投資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孟加拉國建設的第一個風電項目。項目投入運營后,每年可為當地提供約1.45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減少約4.5萬噸煤炭消耗和超過1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內蒙古察哈爾右翼后旗熱電聯產特許經營項目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當地供熱現狀。該項目為BOO模式,由山西建投集團旗下山安藍天成立項目公司負責融資投資、建設實施、運營維護和資產管理全過程,供熱能力達500萬平方米。
“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不僅更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而且推動企業內部資源實現快速整合,協同作戰能力增強,全產業鏈集成優勢凸顯。”項目公司負責人趙晨陽說。
延鏈補鏈強優勢
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瀟河園區智能制造車間內,機械轟鳴、弧光閃耀,數控雙曲線切割機、數控四輥卷板機、環縫焊接裝置等先進制造設備各司其職,高效運轉。這里不僅可以生產加工各種大跨度異型管桁架、空間網架,還可以制造巨大的風電塔筒,年生產能力為400套。
山西建投集團園區運營管理部負責人程俊虎介紹,圍繞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該集團布局全省建設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生產制造新能源相關產品,所生產的風電塔筒已應用于靜樂娑婆鄉、繁峙等地風電項目。臨汾園區光伏支架智能生產線即將投產,可年產光伏支架3萬噸。從設計咨詢到投資建設,從生產施工到運營維保,該集團圍繞新能源板塊已形成全產業鏈的項目實施能力以及產品制造、技術能力儲備。
在新能源項目運營維保方面,山西建投集團同樣業績顯赫。在高平鑫時陽田20MW光伏發電、云南省馬龍縣陡坡梁48MW風電等項目中,該集團通過自主研發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平臺,進行源網荷儲全網柔性調控,整體提升管理集約化水平。在清潔供熱運維項目中,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供熱設施的遠程監控、故障預警和快速響應,提升服務質量,保障群眾溫暖過冬,并通過低位能分級加熱、高背壓供熱改造等技術,推動節能減排。
迎“風”而上,逐“光”而行。秉承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發展理念,山西建投集團將扛牢國企擔當,持續推動新能源技術創新應用,進一步擴大新能源領域的業務布局,強化新能源板塊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全力打造“山西建造”綠色發展新名片。
本報記者晉帥妮 實習生王羽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