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為系統解決我國新老水問題、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10年來,我國治水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3月14日,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劉偉平指出,10年來,我國新增水庫庫容1632億立方米,新增5級以上堤防約6萬公里,全國洪澇災害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一個10年的0.51%降至0.24%;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深層次變革,全國用水總量總體穩定在61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42.8%、58.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國家水網建設加快,全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億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2萬平方公里,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協同發力,全國水利建設投資年度完成額從3758億元提高到11996億元,金融信貸和社會資本投入從782億元提高到3482億元。
水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談到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各行業深度節水的舉措和成效,劉偉平表示,水利部扎實推進節水各項工作,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
節水制度政策逐步建立——推進節約用水條例立法,聯合有關部門印發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和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印發加強重點區域節水、非常規水配置利用等政策文件,健全節水標準體系。重點領域節水取得實效——水利部牽頭20個部門建立節約用水工作部際協調機制,統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非常規水利用等重點領域節水。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3%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到10%以內。非常規水利用量210億立方米,為10年前的3.5倍。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進一步介紹,農業節水灌溉方面,我國實施東北節水增糧、華北節水壓采、西北節水增效、南方節水減排等區域規模化節水灌溉行動,強化取水許可,推進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在糧食總產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全國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
“此外,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累計建成1763個節水型社會達標縣、145個節水型城市、2.1萬個節水型工業企業。節水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累計推動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項目714項,吸引社會資本95億元;23個省份出臺‘節水貸’金融產品,貸款金額超過2100億元。全社會節水意識持續增強。”劉偉平說。
國家水網加快構建
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近年來,水利部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國家水網建設。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透露,國家水網建設進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國家水網主骨架和骨干輸排水通道加快形成。從國家水網大動脈來講,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調水超698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達1.76億。從國家水網骨干輸排水通道來看,2022年以來,引江濟淮、引漢濟渭、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等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通水,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吉林水網骨干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將為流域、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二是國家水網重大結點工程建設積極推進。2022年以來,黑龍江林海、重慶向陽、云南桃源等20項大型水庫開工,江西大坳、廣西大藤峽、安徽懷洪新河等13項大型灌區開工建設。三是省市縣級水網建設統籌推進。全國31個省份省級水網建設規劃印發實施,水利部啟動省、市、縣級水網先導區建設,通過先導區示范帶動作用,推進各層級水網建設。”張祥偉告訴記者。
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水平提升
在河湖管理保護方面,水利部推進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建設,采取一系列創新舉措,著力提升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水平。
據介紹,水利部指導各地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31個省區市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省級總河長,省市縣鄉村五級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水利部制定印發河長湖長履職規范,全面建立河湖長動態調整和責任遞補機制。連續5年將河湖長制工作納入國務院督查激勵。指導各地嚴格河湖長制考核,各地累計問責3.79萬人次。”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在創新完善工作機制方面,國家層面建立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七大流域全部建立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各地普遍建立“河湖長+警長”“河湖長+檢察長”等協作機制。
與此同時,強化河湖庫管理保護,先后組織開展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清理整治、全國河道非法采砂整治等專項行動,累計清理整治河湖庫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四亂”問題24萬多個。“水利部推動河湖管理范圍劃界,劃定133萬公里河流、2057個湖泊的管控邊界。完成7280條河湖的健康評價,逐河逐湖建立健康檔案,滾動編制實施‘一河一策’方案7萬多個。”于琪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