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周東紅在攪拌紙漿。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國工匠是職工隊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工會要協同各個方面為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發揮作用搭建平臺、提供舞臺,培養造就更多勞動模范、大國工匠。”
從航天、電力、軌道交通到海洋裝備、交通通信、能源化工,潛心耕耘在各個領域的大國工匠以匠心筑夢,以實干逐夢,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工匠精神,也激勵著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7月28日至30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以“匠心筑夢 技能報國”為主題的第二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舉辦。來自各地的500多名勞模、工匠,85位大國工匠參加大會,1200多項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創新成果集中亮相。本報記者采訪了其中的部分大國工匠,傾聽他們勤學苦練、深入鉆研,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奮進故事,感受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
——編 者
勤學苦練
“每一個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不能承受的損失”
炎炎夏日,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的撈紙車間內,撈紙工周東紅正忙碌著。“一簾水靠身,二簾水破心。”在周東紅和搭檔行云流水的配合下,撈紙簾在紙漿池中來回晃動,紙漿很快成型為一張濕潤的宣紙。
在宣紙生產過程中,撈紙是一道十分關鍵的工序,技術含量非常高。撈紙一般需由兩名師傅共同完成,一人負責掌簾、一人協助抬簾,從紙漿里撈出有形的紙張來。
“別看撈紙動作簡單,里面的門道卻不少。每撈一張宣紙,紙漿池里的紙漿濃度都會發生改變,下水深度、動作姿勢也得隨之進行細微的調整。”周東紅介紹,“要想確保每張宣紙的厚薄、重量一致,手上就得有秤一樣的分量感。”從業30多年,周東紅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經他撈的紙,每100張宣紙的平均重量誤差僅為2克左右,長時間保持成品率近100%的紀錄。
“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勤學苦練。”這是周東紅常掛嘴邊的一句話。起初,周東紅撈出來的紙厚薄不均,成品率很難達到要求。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周東紅堅持早上崗、晚下班,仔細觀察優秀的老師傅如何操作,揣摩動作要領。由于長期和紙漿打交道,周東紅的雙手在天寒時易長凍瘡,只能靠涂抹藥膏緩解。
抬手、彎腰、轉步……在撈紙車間,周東紅平均每天需要重復這一套動作1000次以上。“一開始干這行是為了生計,但后來對這門傳統手藝有了感情,我就想踏踏實實干下去,傳承好這門技藝。”周東紅說。
勤學苦練是成為一名大國工匠的必經之路,背后離不開長期的堅持與奮斗的汗水,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飛機裝配工周琦煒對此深有感觸。
大型客機制造是一個國家工業、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然而由于空間限制等原因,飛機的電纜和電氣組件都需要手工裝配完成。國產大飛機C919約有7萬根航空線纜,分布在飛機的機頭、機身、機翼、尾翼等區域,總長加起來近100公里,周琦煒的工作就是把它們精準地安裝到位。
布線、端接、組裝……極狹小的空間內,他一干就是數小時。從ARJ21飛機到C919大型客機的研制取證、批產交付,周琦煒每天面對的是數不清的電纜、接頭、控制器。為了練精技藝,他經常留在車間加班鉆研,逐步掌握了工作所需的所有專業技能。
2008年,周琦煒跟隨團隊來到西安市閻良區,參與ARJ21飛機試驗試飛保障與測試工作。相比上海的總裝生產線,外場工作必須爭分奪秒,在極端天氣出現時抓緊測試。這樣的時間窗口期一年可能只有一周,甚至只是一天里面的幾十分鐘。
在參與ARJ21自然結冰試驗時,周琦煒在一天夜里接到了緊急任務。為了保障第二天飛機能夠順利飛行,他和團隊從凌晨1點就開始工作。接近零下20攝氏度的機坪,飛機外表面每一個部位都是冰冷的。為了精準敷設電纜,周琦煒果斷脫下厚重的手套、外套、帽子,進入狹小的作業區域,開始劃線定位,對圓孔進行打磨。手凍得沒有知覺了,就暖一暖再投入工作。平日機庫內30分鐘的工作量,在艱苦環境下用了好幾個小時。因為嚴寒,周琦煒的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凍傷癥狀,但他忍著疼痛順利地完成了試驗。“我們的工作關系著乘客的生命安全,必須要做好。”周琦煒說。
挑戰自我、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工作20多年來,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工程實驗室高級技師周皓,靠著這種精神,創造了中國深海科考多項紀錄。
深海科研裝備對材料、加工精度的要求很高,必須保證“零差錯”。“每一個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不能承受的損失。”周皓說。
為了錘煉技藝,周皓向老技工學技巧、看書找方法,把每一項看似簡單的技巧都練習了上萬遍。“從最初練一會兒手上就磨出水泡,到后來手上形成了一層厚厚的老繭。”周皓回憶。最終,他熟練掌握了車、銑、鏜、刨、磨、焊等多種機床的操作、維修和零部件加工制造技術,很快成長為廠里的生產技術骨干。
三次隨“探索一號”科考船遠赴馬里亞納海溝科考經歷中,讓周皓印象最深刻的是2017年7月的科考。那年正趕上冬季太平洋的臺風季,科考船剛抵達作業區,便遇上大風浪,已經準備完畢的43套海底地震儀全部受損。這些地震儀是科考任務的關鍵設備,決定著科考成敗,可船上沒有專業維修設備和可更換的零部件,怎么辦?
周皓忍住暈船的不適,開始了仔細的研究。他發現,用來包裝海底地震儀的15塊塑料墊板,可以暫時代替受損儀器上的特種塑料,而船艙中用來防水的尼龍板,可以代替玻璃纖維修復受損的拋載器。經過26個小時的連續工作,周皓在第二天凌晨5時把43套地震儀全部修復完畢,為保障科考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敢為人先
“一連試驗了數千次,有初步結論時才發現天已經亮了”
上料、耐壓試驗、通電檢定、下料……在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能表自動化檢定車間內,流水線上的電能表正井然有序地通過各個檢定裝置,標記合格后,下線入庫。如今,自動化系統人均日檢5400塊電表,如果是人工檢定,一人一天最多只能檢定80塊電表。
“過去的檢定工作很辛苦。”高級技師黃金娟比畫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由于之前大量重復性工作,現在每當洗衣服、擰干衣物時,手指關節都會疼。
1984年,20歲的黃金娟從浙西電力技術學校畢業后,開始從事電能表的實驗室計量檢定工作。那時,她需要站在密密麻麻的接線前,一刻不停地盯著刻度與報表,快速校驗比對,再將電能表與接線連接、檢定。
“人工檢定勞累不說,高強度的工作也很難實現萬無一失。”黃金娟說,傳統檢定方式逐漸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檢定需求。
2007年,黃金娟提出了電能表檢定“機器換人”的思路。可是,電能表檢定操作繁雜,用機器代替人工將帶來檢定質量難以控制、過程監控不到位等諸多風險,國內外都沒有先例。她的想法在很多人看來不切實際。
“我向廠家招手,廠家向我搖頭。”黃金娟在全國各地尋求合作,卻遭到制造商的拒絕。無奈之下,她決定自己研制全套電能表自動化檢定系統。
爭取到科研立項后,黃金娟便開始了實驗室、辦公室、住所三點一線的工作和生活,通宵分析、測算、試驗是常有的事。
2008年,在開展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技術攻關時,研發團隊的同事們下班后就到黃金娟家里集合,在半張乒乓球桌上做試驗。“有一次,為了獲取自動拆接線的氣缸最佳推力值,一連試驗了數千次,有初步結論時才發現天已經亮了。”黃金娟說。
終于,黃金娟用了6年時間潛心鉆研,迭代三代產品,提出了最佳拆接線模型方案,解決了電能表自動拆接線難題。拆接線作業時間由傳統人工所需的45分鐘縮短到2秒鐘。
2012年,黃金娟帶領團隊研制出國內首套能大規模作業的電能表智能化計量檢定系統,并在浙江投入運行。2017年,她作為主要完成人的電能表智能化計量檢定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根據生產一線需要展開研發,大國工匠在不同崗位上書寫著一篇篇動人的創新故事。
粗糙的手上貼著創可貼,指甲縫里是洗不掉的黑色機油,中國石油西部鉆探公司首席技師譚文波都不太好意思跟人握手:“天天跟鐵疙瘩打交道,一不小心就會割出一個口子,沾上機油更是難免。”
然而,就在這樣一雙手中,產生了8項國家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橋塞坐封工具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傳統的電纜橋塞坐封,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從國外引進,價格貴不說,由于工具依靠內部的火藥燃燒產生動力,存在安全隱患。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譚文波提出用電動液壓替代火藥作為動力的想法,這就需要重新設計一套傳動裝置。
說干就干。近4個月的鉆研后,譚文波手工焊制出第一個工具樣機。接下來要面對的是研究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環節——動力測試。
設備的密封甚至可能出現問題,隨著壓力的增加,便會發生泄漏,甚至可能發生閃爆,后果不堪設想……試驗之前,譚文波叮囑同事:“里面情況不對就趕緊撥打120……”
裝置啟動,30兆帕、50兆帕、70兆帕……當壓力達到80兆帕時,裝置沒有出現問題,測試成功了!譚文波用顫抖的手將數據一一記錄到隨身攜帶的本子上。
2013年6月1日,完善后的樣機第一次上井并獲得成功,新型橋塞坐封工具被研發出來。目前這項技術在新疆油田橋塞封閉作業中已被應用已超過3700井次。
今年,中國石化“深地一號”躍進3—3XC井開鉆,深入地下9000米,刷新亞洲最深井紀錄。“很多工具在8000米以下就無法使用了,向萬米進軍,需要克服高溫、高壓等難題。”譚文波說,他已經開始了新的挑戰,目前正在研究200攝氏度以上溫度、170兆帕以上壓力環境下工具的相關技術問題……
傳承精神
“師傅手把手地一遍一遍幫我找手感,糾正動作,總結經驗”
夜幕降臨,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能表自動化檢定實驗室內依舊燈火通明,黃金娟帶領著“黃金娟勞模創新工作室”的19名成員,正在攻關一個技術難題。
“2004年我剛到單位報到時,黃老師就讓我們去基層一線鍛煉,每過一段時間就來問我們有沒有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工作室成員、徒弟嚴華江說,這段經歷讓剛走出校門的他對電力行業有了更深的體會,成長得也更快。
至今,嚴華江還保留了黃金娟送他的一個筆記本,上面有很多專業英文術語,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中文注釋。“筆記里的內容都是黃老師一點點摸索著自學出來的經驗。”嚴華江說。
同時,黃金娟也不忘將自己的經驗總結梳理出來,分享給更多人。她牽頭建立電力計量管理體系,出版《電力計量集約化創新與實踐》等4部專著,取得了智能化檢定系統、智能化計量倉儲系統等實用化成果20余項,形成系列技術標準11項。
“通過各種形式將自己的技術成果公開,黃老師將多年的技術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這些年輕人。”嚴華江說。
在將自己的絕技絕活傳授給年輕人的同時,大國工匠們也在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年輕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作為一名工匠,不光自己要練好硬功夫,還要把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年輕人,讓傳統技藝后繼有人、發揚光大。”深耕生產一線30多年,如今周東紅心心念念的,便是讓更多年輕人掌握宣紙的制作工藝,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宣紙技藝的傳承保護中來。
“起初我的動作不標準,師傅手把手地一遍一遍幫我找手感,糾正動作,總結經驗。”撈紙工王涔是周東紅的徒弟,學藝時的經歷令他印象深刻。王涔說,師傅在傳授技藝時雖然標準很高,但總是耐心有加地鼓勵、毫無保留地答疑解惑。在周東紅的悉心指導下,王涔的技術日益提高,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名熟練的撈紙工。
“培養一個能獨立工作的技工,最少需要8個月的時間,要培養一個成熟的撈紙工,可能需要5年以上。不僅帶徒周期長,而且帶徒期間成品率也容易降低,所以一般的撈紙師傅是不愿意帶學徒的。”但周東紅并不計較這些,總是盡力做好“傳幫帶”。這些年他帶出的徒弟們,撈紙的產品質量都排在前列。
近些年,越來越多人表現出了對宣紙的關注和喜愛,周東紅對此深感振奮。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他也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在宣紙文化園向參觀者講解宣紙制作過程、參與錄制科普類視頻、到各大高校推廣宣紙文化……雖然步履匆匆,但周東紅十分充實快樂:“我會盡我所能肩負起展示傳統技藝、培養技能人才的責任,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弘揚好、傳承好。”
(本報記者吳凱、沈文敏、李亞楠、劉博通、竇皓、孫海天)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4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