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7月27日電(記者 范宇斌)在中國,民營經濟具有“56789”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持續提升,已經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但一個時期以來,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少民營企業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迫切需要針對新情況,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民營企業亮相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資料圖)。 范宇斌 攝
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總體要求、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加強組織實施等方面提出31條政策措施,受到上海民營企業家關注并熱議,他們期待政策措施能落到實處,也對民營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特別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這一新定位,將民營企業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直接關聯,凸顯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給全國1.18億戶個體工商戶、5000萬戶民營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偉表示。
“民營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創業創新的主陣地、就業富民的主載體。”中國干細胞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章毅表示,《意見》的發布給廣大民營企業家吃了一顆“定心丸”,有助于穩定企業的經營預期,帶動實體經濟穩定增長,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有效提升民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我們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力度越來越大。”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凱文表示,“當前,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變化給民營企業帶來新機遇,我們要主動依托市場需求,調結構、轉方式,持續強化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不斷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上海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看來,《意見》的發布進一步鼓勵民營企業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尤其是《意見》將引導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落實降費讓利政策,幫助民營企業恢復元氣、創新轉型、提升服務,進而激活消費市場一池春水。作為新時代民營企業家,我們應擔負起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
《意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向性明確,讓民營企業家感到很受益。
奧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湯亮認為,《意見》及時回應了在新時代歷史條件下,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各項重大關切。他關注到,《意見》提出要加快推動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鼓勵企業參與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這些具有戰略眼光的新提法讓民營企業家更加看清了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對于奧盛集團來說,就是要持續深耕高科技制造主業,不斷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季昕華同樣關注到“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他表示,“借助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東風,我們企業將加速發展公司業務,助力做好數字化轉型,努力做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者。”
“《意見》對民營企業最關心的市場準入、公平競爭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給出了積極、明確的回復,是當下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最為需要的務實舉措,也會讓民營企業更有信心、更加平等、更有活力地參與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楊冰表示,公司將按照《意見》的指引方向,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不斷促進中國時尚消費品產業發展,大力拓展海外業務,推動國潮“出海”,提升“中國制造”美譽度,更好滿足海內外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見》亦承載著民營企業的期望,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認為,中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的理念將成為全社會共識,民營經濟發展將迎來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