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2023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
2023年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安排
一、就業
工作進展情況:1-3月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就業局勢保持總體平穩。一是調整優化穩就業政策措施。總結評估穩就業階段性政策實施成效,會同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優化調整階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環節支持力度。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續實施至2024年底,預計年均為企業減負1800億元。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推動就業補貼政策直補快辦。二是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實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推出十項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中央企業專場招聘等活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截至4月中旬,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春季專場提供崗位420萬人次,活動主會場推出197場各類特色服務活動,重點推出16場跨區域巡回招聘會。三是加強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兜底幫扶。聯合10部門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實施穩崗政策、開展招聘服務、密集組織勞務輸出,集中幫扶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勞動者就業創業,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5.8萬場,發布崗位3800萬個。組織開展2023年春節期間“春暖農民工”服務行動,全國累計“點對點”運送農民工202.5萬人次返崗復工。進一步做好就業幫扶工作,全力穩定脫貧人口就業,截至3月底,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074萬人。四是做實做細就業服務。扎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一季度發放職業培訓券超過261萬張,全國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50萬人次。支持創業帶動就業,深入開展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推動各地建設規范化零工市場,建立“即時快招”服務模式,更好促進勞動者靈活就業和創業。印發加強重點企業用工服務的通知,加強專員聯系常態化服務,一季度累計幫助3.4萬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52萬人次。啟動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第二批城市申報,發布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出臺優化調整后的穩就業階段性政策,傾斜支持創造崗位多的行業企業。二是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啟動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打包推出“職引未來”就業服務系列活動。三是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組建一批勞務協作聯盟,舉辦第二屆勞務品牌發展大會,穩定脫貧人口和農民工外出規模,拓展返鄉留鄉空間。四是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培訓。分類分檔建設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實施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化建設工程。五是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加強企業用工服務,接續開展民營企業服務月、百日千萬招聘等就業服務活動。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組織第四屆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評選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園,提升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水平。
二、社會保障
工作進展情況: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52億人、2.37億人、2.89億人。1-3月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2.04萬億元、總支出1.7萬億元,3月底累計結余7.75萬億元。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13.7億人,覆蓋97%人口。電子社保卡領用人數7.64億人,覆蓋54.1%人口。一是穩步推進制度改革。做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工作,進一步規范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2023年全國統籌調劑資金繳撥計劃,支持基金困難省份養老金發放。穩妥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平穩有序運行,截至3月底參加人數3324萬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穩步推進。二是持續推動重點群體參加養老保險。各地落實代繳政策,一季度為840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17.2萬符合條件的重點水域退捕漁民全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三是加強社保基金監督管理,制定完善監督管理制度規范。四是推動基金投資運營。截至3月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超過1.65萬億元。截至去年底,全國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規模超過2.11萬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5.29%。五是提升信息化便民服務水平。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持續完善,截至3月底,平臺已開通83項全國性統一服務,累計訪問量超過47億人次。各地基本實現人社領域社保卡應用,長三角、川渝、海南等地積極推進區域內居民服務“一卡通”應用。電子社保卡已開通87項全國服務、1000余項屬地服務,累計訪問量31億次。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穩妥推進相關改革。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規范發展個人養老金制度。二是抓好參保擴面。推動新開工工程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持續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應保盡保。三是加強基金監督管理。部署開展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持續推動擴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規模。四是優化經辦服務。推廣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試點經驗,推動更多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跨省通辦”。
三、人才人事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推進。貫徹落實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深入實施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指導各地和企業落實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意見,推進技能評價工作。深化技工教育改革,推進72個專業工學一體化課標開發,指導50家培訓基地開展工學一體化師資培訓。積極籌備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組織開展技能成才技能報國先進事跡報告系列活動。二是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積極推進。部署開展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重點項目申報,啟動實施全國博士后學術交流計劃、博士后科技服務團等。實施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等,加快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推進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會同有關部門頒布4個國家職業標準。貫徹落實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完善防疫醫務人員職稱評聘傾斜政策,持續推進職稱信息化建設,優化職稱評審查驗服務。扎實開展新疆、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特殊培養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在技能人才工作方面,啟動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推進“技能中國行動”。召開高技能人才座談會和第十六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推進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遴選培訓基地。加強和改進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技工教育聯盟(集團)建設。推進“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深入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質擴面行動。二是在專業技術人才工作方面,組織開展新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推薦。加強博士后青年創新人才培養,籌辦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組織全國博士后揭榜領題對接活動。印發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職稱評價辦法、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管理工作規程。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指導各地各部門推進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實施專家服務基層行動,遴選確定重點示范團項目和專家服務基地。
四、勞動關系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勞動關系總體保持和諧穩定。持續推進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制定推進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的意見,推動全國各類企業及企業集聚區開展創建活動。加強對企業用工的指導,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用工,積極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組織開展2023年企業薪酬調查。二是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效能提升。加大協商調解力度,強化爭議源頭治理。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青年仲裁員志愿者聯系企業活動,助力企業規范用工。加強政策解讀、案例分析等,普及勞動法律政策,提高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守法意識。創新仲裁辦案機制,提升仲裁辦案質效。三是勞動保障監察和根治欠薪扎實推進。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成效明顯,各地加大力度,強化執法協同,采取集中接訪、領導包案、提級辦理、行裁審聯動等舉措,快速處理欠薪案件線索,農民工工資發放得到有效保障。強化失信懲戒,向社會集中公布一批欠薪失信企業名單。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積極推進協調勞動關系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企業用工的指導和監管。組織開展第一屆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加強和改進企業工資分配宏觀指導調控,指導各地科學評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做好企業薪酬調查信息發布工作。二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協商調解。完善勞動爭議協商調解機制,培育第三批金牌調解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建設專項行動,提高仲裁專業化建設水平。發布第三批勞動人事爭議(新就業形態)典型案例。三是持續深化根治欠薪。推進各項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覆蓋在建項目和工資支付各環節。優化運行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暢通維權渠道。組織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
五、便民服務
工作進展情況:基本完成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務創新提升行動,開通76項“一網通辦”服務,其中40項為“跨省通辦”事項,實現了全國業務聯網協同辦理。印發人社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辦事指南,修訂第一批18個事項辦事指南,新增12個辦事指南,為企業群眾提供清晰辦事指引。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開通118項全國性服務、389項各地屬地化特色服務,平臺注冊用戶總數超過3077萬人,累計訪問量近32億人次。
下一步工作安排:深入實施行風建設提升行動,鞏固行風建設長效機制,總結推廣優質服務“樣板間”,深入實施人社服務“一件事打包辦”,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圍繞個人辦理失業登記、申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推進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政策落實等10個重點高頻事項,開展人社“廳局長走流程”。組織開展窗口單位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活動,“日日學、周周練、月月比”,以比促練、以練促用,不斷提升為群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