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最近播放中文版在线观看电视剧,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新聞 > 行業動態
 

中國跨國公司戰略之變與不變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之一,也是發展最迅速的市場。對很多跨國公司而言,中國市場依然是增長的引擎,是戰略的重心。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需要采取創新的本土化策略來應對新的挑戰和把握新的機遇,并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

近期舉辦的2024 年《財富》世界 500 強峰會上,GE航空航天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向偉明,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執行委員會成員、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柴小舟,與《財富》中國新媒體執行主編謝菁煒圍繞跨國公司中國戰略中的“變”與“不變”進行了討論。

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現場。從左至右依次為:《財富》中國新媒體執行主編謝菁煒,GE航空航天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向偉明,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執行委員會成員、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柴小舟。


以下為經過編輯的文字實錄。

謝菁煒:GE航空航天計劃要“持續深化本土化戰略”。如何理解“持續深化”?

向偉明:GE航空航天在80年代進入中國,至今已經在中國運營44年了。目前在中國的裝機量達到7700臺,同時還有將近5000臺發動機訂單。可以這樣說,大家所乘坐的三分之二的飛機采用的都是我們的發動機。

在中國,我們持續深化本土化戰略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我們不僅僅向中國的航空公司出售發動機,還提供全方位的維修服務。目前我們在大中華區有8家發動機大修廠,還有美國之外的唯一的一個機隊支援計劃,可以24小時監控全球的飛機發動機使用情況。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通知航空公司,避免安全事故。

我們在大中華區還為航空公司、客戶、員工提供人才培養。比如,我們跟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廣漢分院設立了一個發動機維修培訓學校,1996年到現在,已經為航空公司培養了16,000名航線維護人員。此外,由于GE航空航天在領導力方面有非常獨到之處,到目前為止已經為1萬多名航空公司的高管提供了培訓。

另外,我們員工本地化程度已經高達99.9%。我們在國內的1400名員工中,幾乎看不到外國人了。

我們在生產和采購方面,也非常注重本地化。我們的蘇州廠為全球生產GE航空航天最新的發動機零部件。比如C919所采用的LEAP發動機的零配件,都是在蘇州廠生產的。我們每年從中國采購的零配件達到5億美金。

還有合作伙伴的本地化。目前GE航空航天在中國一共有4家合資公司,其中3家是發動機大修廠,我們跟中航工業成立了合資公司,為C919提供航電設備。

謝菁煒:美敦力也表達過類似的決心,你們提出要依托全價值鏈布局,繼續深耕中國市場。這個“全價值鏈的布局”體現在什么方面?


顧宇韶:全價值鏈的布局,對于很多長期看好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來說,是一個持續的戰略。在醫療行業,尤其是器械這個賽道,我們的全產業價值鏈布局涉及研發、生產、培訓、服務等。我們還有風險投資基金來投資本地的創新企業。

今年是美敦力進入中國的35周年,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已經形成了全價值鏈的布局。當然,今后的目標是要把每個價值鏈的環節做大做強。中國是美敦力全球范圍內第二大單一市場,也是美敦力全球范圍內唯一擁有兩座創新中心的單一市場,每年提供15000人次的中高端創新療法和器械的培訓。在過去十多年,大概培訓了20萬人次。這不光是提升自有競爭力的一種策略,也能夠提升行業的整體能力。

謝菁煒:霍尼韋爾的“東方服務東方”戰略執行了多年,很有成效。在新的時期,這個理念有哪些變與不變?


柴小舟:霍尼韋爾進入中國非常早,我們在1935年就在中國設立了第一個經銷機構,當時更多的是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產品介紹到中國來。剛才您提到的“東方服務東方”的戰略,是我們在2003年時制定的戰略,是跟當時中國的發展狀況掛鉤的。中國在當時面臨很大的產業提升需求,我們覺得光銷售和生產產品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本土建立研發團隊。所以我們在南京、深圳、天津、蘇州、西安等地區設立了研發團隊,將國外的技術結合國內的應用,來做出新的產品,這也是我們在中國能夠高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現在隨著新的發展,我們有了更大的突破。研發之外,現在更多是創新。因為中國已經在很多領域處于全球領先的位置,其實我們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再照搬照抄,而更多的是要超越自己,去做創新。這個創新而不是在實驗室里面的埋頭苦干,而是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合作伙伴、我們的客戶進行共創,所以這是“東方服務東方”這個戰略的新重點。

謝菁煒:回到偉明總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我注意到你們“持續深化本土化戰略”中,有兩個關鍵詞:“服務”和“產能”。這是你們本土化的重點,也是行業當下的痛點對嗎?

向偉明:是的。在疫情期間,全球航空業可能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很多OEM制造商都進行了大幅裁員。但是沒想到疫情之后整個航空業恢復得非常快,在兩年之內,包括中國,都已經恢復到超過2019年之前的起飛降落量。

可是飛機或者發動機或者供應商的制造廠,不可能像航空公司恢復得那么快,所以整個行業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這個挑戰還不只是大的主機廠或者飛機發動機廠的挑戰,更多的是來自小供應商。因為在疫情期間裁了很多人,想盡快恢復沒有那么容易。飛機也好、發動機也好,經常因為有的零配件的缺失而受到巨大的影響。舉個例子,發動機生產過程中如果缺少一個螺帽,就只能把整個發動機停在生產線上,等著供應商來供貨。

在中國,我們面臨同樣的情況。如果我們的供應商不能及時提供這些零配件,有些發動機部件的組裝,或者整個發動機的大修就沒有辦法如期交付。所以在維修服務方面,目前我們從很多方面進行加強。一方面增加快修,在上海,我們建立了一個快修中心;大修方面,我們盡量地去推動總部提供更多零配件;供應商方面,在蘇州廠,我們投入了520萬美金,希望增加設備、提高效率,使得產能能夠進一步得到提高。

謝菁煒:可以看到,本地化成功的跨國企業,一定是擊中需求痛點、順勢而為的。當下中國市場的哪些趨勢、哪些需求讓您意識到,這些正成為美敦力在華的歷史機遇?同時,還遇到了哪些前所未有的挑戰?

顧宇韶:先看幾個數字。宏觀層面,首先,中國已經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到2030年近3億人口大概會達到65歲,甚至年紀更大。3億人口是什么概念?美國整個人口數也就是3億多,所以中國對醫療的剛需巨大。第二,我們的城鎮化還在繼續,不斷有人來到城鎮,他們的醫療需求也在提升。

我們一些先進療法和手術的滲透率還有很大提升的潛力。舉個例子,以每百萬人口數作為基數,美國的心臟起搏器植入量約為1400臺,日本約為400臺,我們中國不到100臺。所以即使有現有的術式和療法,都還遠遠沒有達到廣泛可及。所以從宏觀來講,具體療法的滲透預示著巨大的剛需,這個剛需只會在中短期加速,因為人口正在加速老齡化。所以我們一致認為醫療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

當然,挑戰也存在。包括醫藥行業、器械行業的集采,根據每個公司產品的管線和價格降幅不同,給企業帶來了不一樣的沖擊。在今天的中國,醫保還是就醫最主流的支付方式,但是其他很多國家已經有多種支付方式了,所以我們希望行業政策可以推動讓病患、病患的家人有更多的支付方式,減輕他們家庭的負擔。所有這些,我覺得是行業要一起去努力應對的挑戰,最后真正服務于廣大病患的需求。

總的來說,中國目前GDP增速 5%左右,我們認為醫療行業,剛才談到的這些剛需的增長會高于GDP的平均增長,可能會達到7%或者8%,甚至更高。在今年的GDP中,醫療費用占比是6.7%左右,以后可能會達到8%到9%左右。所以不論從宏觀角度,還是GDP的橫向相比來看,我覺得醫療器械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行業。

謝菁煒:說到挑戰,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近年來新政策頻出,比如倡導國產替代。美敦力如何相應地調整在華策略?


顧宇韶:本土化的進口替代對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是一個必需的過程,不可能醫療需求這么巨大,卻100%依靠進口。當然,醫療器械全部國產,我認為也不是最佳選擇。我們需要考慮很多方面。比如這個器械、這個療法是不是最先進的?這個先進的療法、先進的器械的可及性是不是足夠高?也就是它需要價格適中、操作培訓簡單,可以快速地惠及所有病患,為他們真正減輕病痛,恢復他們的健康,延長他們的壽命,我們的本土化也是以這些為目標的。

我們還更關注的是臨床創新性和質量。我們投資的公司也好,做VC的也好,還是醫院采購端也好,都只是一個策略性的、短期的行業策略,中長期更要看重臨床帶來的實質意義,和給病患帶來的價值。

謝菁煒:同樣的問題給到柴總。當下中國市場的哪些趨勢、哪些需求讓您意識到,這些正成為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在華的發展機遇?如何抓住這些機遇?


柴小舟:隨著中國數字化經濟的發展,生產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這就更需要工業自動化得到進一步的應用,以提升生產企業的的效率和產品的質量,這是工業企業走向新質生產力的一個必由之路。

這就為霍尼韋爾提供了很多機會,因為我們在工業自動化方面積累了很多年,有很多的核心技術優勢,可以幫中國企業往自動化、數字化,甚至自主化的轉變。在這些領域里,我們有很多產品和解決方案,可以賦能國內的企業能夠更好地提升自己,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端到端的發展。這其中的核心還是本土化,就像我剛才提到的,我們和本土的企業,尤其是行業領頭企業的共創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我們在兩個重點領域看到大量機會,一個是智能制造的升級,一個是可持續發展。比如中國的光伏、鋰電、氫能、半導體等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這些領域也是我們主要的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抓手,霍尼韋爾在這些領域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和人力,希望能幫助中國企業走得更快、更遠。

謝菁煒:我們注意到近些年,很多跨國企業在全球層面,都對公司架構進行了重大的調整。這些調整,對于你們的中國戰略,造成了什么影響?今年4月,GE正式完成了分拆為三家公司的過程。GE航空航天獨立上市之后,在中國的戰略和業務有哪些變化?有哪些需要應對的新情況?

向偉明:GE在2021年宣布將正式拆分為三家公司,分別聚焦醫療、能源和航空。今年4月,三家公司已經完全拆分完畢,變成三家獨立的公司。拆分給每家公司都帶來了好處。我們有更聚焦的業務運營,有更合理的資產配置,同時有更靈活的市場戰略,可以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我們也可以更好地服務客戶、合作伙伴、投資者以及員工。

拆分之前,我身兼GE中國總裁以及GE航空航天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所以,我開玩笑說我打兩份工,拿一份工資。現在我可以更聚焦航空航天領域。從全球層面看也是一樣的,比如原來我們董事長或者CEO來中國的時候,他要兼顧醫療、能源、航空的客戶,現在我的CEO來,他只要聚焦航空航天這個領域就好了。

從組織機構來說,拆分前我們上面有GE總部,所以有很多部門我們是不需要的,現在我們變成一個獨立運營的公司,就增加了很多功能,比如政府關系、稅務、風控等等。6月份我帶著新的管理層做了戈壁之行,希望不同部門的伙伴們能夠建立起更好的信任,對未來充滿更多的信心。

此外,獨立之后,GE航空航天效率提升、自主性增強。舉個例子,為了解決飛機推遲交付的問題,我們在整個供應鏈的管理方面做了很多調整和努力。我們注意到80% 的材料短缺與 9家商的15個生產基地有關,因此我們派出550名工程師,幫助他們進一步解決供應鏈問題,改進流程,提升效率。這項舉動原來可能要受到很多的限制,現在可以更靈活自主,快速響應。此外,我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去加大在中國的投入。我們在上海剛剛建了一個快修廠,在蘇州廠追加了520萬美金投入,以提升產能和效能。

總的來說,針對中國,獨立之后,我們的戰略和業務范圍并沒有改變,同時我們對中國的信心以及承諾也沒有改變。前不久,我們的商用發動機和服務全球CEO來中國訪問,他告訴我們,中國市場,尤其航空市場的潛力巨大,GE航空航天會繼續深耕中國,注重未來的發展,攜手我們的合作伙伴與中國民航業比翼同飛。我想這也是一個大的基調,就是GE航空航天在中國的戰略沒有改變。

謝菁煒:今年1月,霍尼韋爾的業務組合調整正式生效,對于智能工業科技集團來說,這項調整如何影響霍尼韋爾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規劃?

柴小舟:我們確實從今年1月1日開始做了一個調整,主要是跟市場的三大發展趨勢相配合,更新后的組織架構聚焦自動化、未來航空和能源轉型。不光全球的趨勢如此,中國其實也是在往這個方向發展。調整之后,我們的業務和客戶需求趨勢就更加契合。以工業自動化為例,我們專注在兩個細分領域,一個是流程行業,一個是離散行業。在流程行業,比如化工、鋼鐵,需要持續穩定的控制,和卓越性能的一些設施;在離散行業,像汽車制造、電子制造業,需要的是靈活的生產體系以及一些高性能的設備。霍尼韋爾已經在這些方面持續投入幾十年,調整之后,可以給行業提供更高質量、更具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

謝菁煒:最后一個問題,替中國的出海企業問問在座的各位。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幾十年歷程中,在本地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雖然時代變遷,機遇和挑戰大不相同,但穿越周期的經驗依然值得傳承和分享。如果請您為當今正在走出國門,在本地化的過程中“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出海企業給出一個關鍵的建議,您會說什么?

向偉明:首先要尊重當地的法規制度,第二要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第三是要為當地的稅收和就業創造機會,第四要注重環保,要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顧宇韶:很多國內的創業公司都喊出口號,某一天成為中國的美敦力。美敦力也是從創業公司發展起來,我們要關注行業發展的規律。醫療器械的最后一公里是特別難的,你有產品和療法以后,要去教會每個醫生實施這個療法,到病人恢復健康,這一段需要巨大的投入。所以我建議醫療創新企業在考慮出海的時候,可以根據他們的發展階段來找合適的合作伙伴,不一定要自己去做全產業鏈的布局,這個成本巨大,挑戰巨大。還是要因勢利導,根據自己中短期的需求來進行全球布局。

柴小舟:我覺得出海最重要的是人才。你看今天我們在座的幾位都來自外資企業,但我們都是中國面孔。同樣的道理,中國企業要出海的話,當地人才的招聘、人才的培養很重要,這樣才能接地氣,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財富中文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汉中市| 田东县| 合水县| 常山县| 石家庄市| 青河县| 洛宁县| 德格县| 无极县| 靖远县| 怀集县| 马山县| 土默特左旗| 阿克陶县| 丹阳市| 丁青县| 凤城市| 钟祥市| 武胜县| 衡阳市| 哈巴河县| 吴旗县| 江孜县| 自治县| 渝中区| 新巴尔虎左旗| 阿鲁科尔沁旗| 宣汉县| 永寿县| 榆中县| 沅江市| 武强县| 隆安县| 孝义市| 维西| 利津县| 北京市| 加查县| 高青县|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