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高質量圓滿收官。”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近日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了“三個明顯成效”預期目標: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2020年至2022年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覆蓋8萬多家國有企業,掀起了國企改革新熱潮。
改革力度大效果好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要求,國資國企壓實責任,全力推動做好各項工作,以“系統性推進、清單化舉措、定量化督辦、穿透式操作、典型性推廣”的機制,確保務期必成、扎實見效。
3年來,各方共同努力,有力推動國企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相統一,更加突出強調市場主體地位,三項制度改革更大范圍落地見效,瘦身健體有序推進,中央企業存量法人戶數大幅壓減,“兩非”“兩資”清退任務基本完成,企業辦社會和歷史遺留問題全面解決,鼓勵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國資監管的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
“通過三年行動,國有企業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很多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介紹,公司制改革做了30多年,在三年行動中,要求不管剩下多少,必須解決,全面完成。
鞍鋼集團曾長期受困于廠辦大集體改革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這一“老大難”問題,涉及職工37.8萬人。2020年12月23日,鞍鋼集團與遼寧省鞍山市政府正式簽署《廠辦大集體改革改制企業股權無償劃轉協議》,標志著鞍鋼廠辦大集體改革職工安置、企業改革改制兩大核心任務取得了決定性成效。改革讓這家老國企輕裝上陣,重煥青春。2022年前11個月,鞍鋼集團銷售利潤率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1.8倍;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217位,比上年躍升183位,創歷史最好排名。
從全國情況看,隨著三年行動的推進,改革乘數效應不斷放大,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有力推動了國企高質量發展。
2022年,面對三重壓力和超預期因素沖擊,中央企業迎難而上,較好實現穩增長目標。2022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9.4萬億元,同比增長8.3%;實現利潤總額2.55萬億元、凈利潤1.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和5%;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8.7%,研發投入經費同比增長9.8%。
“大國頂梁柱,關鍵時刻頂得住。”長期從事國企研究的專家劉興國表示,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疊加其他不確定性因素,對企業和經濟發展產生了顯著不利影響。而改革有效對沖下行壓力,國有企業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數據顯示,2022年中央企業累計上繳稅費2.8萬億元,同比增長19.3%,自2021年以來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速,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持續上升。
突出主線精準發力
三年行動突出制度建設主線,抓住激勵、競爭、創新等基礎性制度精準發力,著力把國企打造成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融合,位列三年行動重點任務之首。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從法律上、制度上進一步厘清了政府與企業的職責邊界,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得以確立。
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目前,已有1.3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2.5萬戶地方各級國有企業子企業建立了董事會,實現了董事會應建盡建,其中外部董事占多數的比例達99.9%。國有企業黨委(黨組)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全面完成并落地見效。
深化國企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關鍵環節。三年行動以來,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在各級國有企業全面推開,覆蓋全國超8萬戶企業共22萬人。同時,加快實施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市場化用工制度,推動完善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中長期激勵政策工具廣泛應用,多種中長期激勵措施惠及49.1萬名骨干員工。
推進實現“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中國海油在本輪三項制度改革中,二級單位的中層干部退出占比12%,全系統管理干部的崗位調整占比16%;技術類人才的比例從30%提高到50%,技能類人才比例降低到30%。“3年來我們工作量翻了一番,員工總量減了百分之十幾。”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表示。
強激勵、硬約束,有效調動企業上下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創造性。云天化運用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具,對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直接影響的關鍵核心員工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股權激勵實現兩次解鎖行權,提振了核心員工信心,為持續提升經營業績提供了動力保障。”云天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文學表示, 2022年前三季度,云天化集團實現利潤總額73億多元,同比增長1倍多。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積極探索推行全員新型生產經營責任制,實現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效率效益雙提升。“我們將專業垂直管理、分別作業模式,調整為‘以網格為基礎進行全業務綜合作業’,作業效率提升35%。”深圳龍崗供電局寶龍片區負責人王新雨說。
布局結構持續優化
優化布局結構是三年行動廣受關注的重頭戲。國資國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堅持問題導向,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重組整合,亮點紛呈。三年行動以來,共有4組7家央企實施戰略性重組,新組建和接收8家央企,推動實施30多個央企專業化整合重點項目。2022年12月,中國寶武與中鋼集團啟動戰略重組。兩家企業戰略契合、優勢互補,實施重組有利于優化我國鋼鐵工業布局、提升鋼鐵產業現代化水平。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表示,兩家企業重組后,將加快培育中鋼集團一批產業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企業。
結構調整,有進有退。2020年以來,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投資增速超過20%,營業收入占比達35%以上,發展新動能更加充沛。同時,加快處置不具備優勢的非主營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全面完成“僵尸企業”處置和特困企業治理,建立壓減長效機制,瘦身健體讓企業更具市場競爭力。
按照中央部署,國有經濟的布局應主要集中在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領域。目前,中央企業涉及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領域營業收入占總體比重超70%。
專家認為,通過實施三年行動,推動一批指向鮮明、影響力大的企業進行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積極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有力推動了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在解決同質化競爭、重復建設問題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切實增強了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經濟日報記者 周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