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快錢可掙非要一頭扎進慢錢賽道?為什么有大錢可掙卻要去辛苦掙小錢甚至還要先賠錢?為什么有熱錢不“搶”卻堅守冷板凳?
這是廣東珠海的一家國企,這是一度“讓人看不懂的華發”。十多年前的這些不解和疑惑,現在看來都已有了答案:不橫下一條心、扎扎實實干實業,不可能有未來。
十余年間,營業收入增長26倍、利潤總額增長11倍,當之無愧的“快馬”;而背后則是一家主營房地產的企業從“易賺錢、賺快錢”到扎根制造業“難賺錢、賺長錢”的艱難轉型,實實在在的“慢活”。
記者蹲點調研發現,在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引領下,華發與珠海特區發展同頻共振,走出了一條向實而生的高質量突圍之路。
早行人——轉型之路
在華發集團的展廳,三張一路走高的柱狀圖引人駐足。
2012年,資產總額363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8億元、利潤總額8.73億元;2023年末,華發集團資產總額飆升到729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95億元、利潤總額102億元、凈利潤61億元??傎Y產擴張19倍,營業收入飆升26倍,利潤總額增長近11倍,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4%。
“讓人看不懂的華發!”這是很多人看到這三張圖后的第一反應。近兩年,房地產企業的日子普遍不好過,在不少人心目中還是一家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的地方國企,怎么能夠做到“一路奔跑”?
事實上,從2012年起,通過大力實施“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戰略,華發集團已經成為“科技、城市、金融”三大產業集群齊頭并進的綜合型企業集團。
提到這個時間節點,很多人不禁發出疑問——“為什么有房地產的大錢、快錢賺的時候,卻反其道而行?”
彼時是房地產行業高增長的“黃金時代”,不少房企正是那時開始走上高杠桿、高周轉的道路,規??焖贁U張。在行業高歌猛進時,華發保持了冷靜,并開始思考如何走得更遠、更實。
“華發的轉型沒有秘訣,就是真正緊跟國家戰略,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緊扣城市發展,與城市共發展共命運,向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堅決轉型。”華發集團總經理李光寧說。
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變革,也是一場搶占戰略制高點的比拼。
2012年開始,華發制定了以多元化發展為核心的“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戰略,著手構建可持續發展業務格局。
2019年,圍繞國家“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華發在原產業投資板塊的基礎上正式組建實業投資集群,全面進軍實體產業領域,構筑三大產業集群。
到2021年,在高質量發展理念引領下,華發夯實科技產業集群、城市產業集群、金融產業集群“三軸支撐”發展格局,積極推進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優先”轉變。
數據會說話。近幾年,科技產業陸續進入收獲期,投資的400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和高成長性創新企業中,107家已成功上市或過會,成為珠海第二大制造業平臺。華發集團轉型快馬加鞭,步穩蹄疾——2019年,集團凈利潤的構成中,房地產開發占比為52.8%,到2023年,這個數字下降到34.9%。而同期科技產業占比,則從3.8%提升到16.8%。
有定力——多元之路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火熱讓算力成為各方競爭的戰略性資源。在算力網絡中,光模塊設備看似不起眼,但承擔著數據傳輸的重要任務,其中將電信號轉化為光信號的調制器是核心零部件之一。
歸國博士王興龍2007年來到珠海高新區,接管了當時因前管理團隊出走而陷入混亂的光庫科技,帶領公司專注于光纖激光器件領域,默默耕耘十多年,“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2021年,華發入股光庫科技并成為控股股東。
搭好筑夢臺,逐夢人自來。為懷揣夢想的科學家燃點夢想之火,在半導體等長周期、需要持續投入的產業,華發給予了團隊充分的耐心。
“華發入股后,不僅提供了資金支持,在管理上更是充分放權,讓團隊放開手腳去進行技術攻關和市場拓展,如今,光庫科技的調制器技術做到了國際一流,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蓖跖d龍說。
在人工智能、汽車電子等產業的需求下,PCB(印刷電路板)作為承載電子元器件并連接電路的橋梁,需求不斷擴大。2022年,華發助力方正科技重組成功,推動其剝離與主業相關性不強的資產,確立以PCB為主線的發展方向。企業展廳的一塊電子屏顯示,當年業績就扭虧為盈,如今已是節節攀升,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預增超1.6倍。
在這背后,是華發集團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立科技產業集群核心平臺,加快向實體產業布局的步伐。經過多年探索,產業布局戰略不斷聚焦,確定了新能源、半導體、醫療健康以及人工智能、智慧家居“3+2”產業布局方向。
如今,華發科技產業集群在PCB、光通訊等前沿產業保持行業領先,同時通過聯合產業資本、專業團隊投資新建高景太陽能,深度布局光伏新能源領域。
熟悉房地產企業轉型的人都不陌生,2015年前后,有不少房企開啟“多元化”進程,但耗盡資金沒有成效甚至陷入債務危機的不在少數。
華發能夠找準今天看來是對了的方向,原因在于保持“人間清醒”,有戰略定力和耐心,在機會滿天飛的時期,始終堅守科技+實體,得以避開了不少“大坑”。
幾年前,一家新能源整車企業找到華發“低價求收購”,這對很多轉型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難以拒絕的誘惑。
經過分析和研判,華發認為這個項目雖然前景很好,但財務負擔太重,且華發并不具備整車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因而最終放棄,但依舊看好新能源賽道,最后決定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產業。2022年,這個新能源汽車企業已經破產清算。
高品質——實體之路
提及工廠,可能不少人的印象還是環境差、噪音大,甚至有污染。這也是很多年輕人、高學歷人才不愿意到制造業就業的原因之一。
走進珠海華發多家制造業產業園,傳統的工廠印象已難覓蹤跡。
有自動稱重、刷臉支付的食堂,還有陽光灑滿、干凈整潔的公寓,更有健身房、運動場、咖啡廳,動靜結合的社交空間——這里不是大學校園,也不是白領扎堆的寫字樓,而是珠海打造的一系列“5.0產業新空間”。
低租金、高標準、規模化、配套全、運營優——以華發為代表的珠海國企,正在特區“種工廠”,制造業企業在這里落戶,新時代工人在這里安家。
近年來,華發打造了科創產業園、5.0產業新空間、橫琴跨境電商與直播基地產業園、珠海中醫藥一條街(西街)等產業園區標桿項目,累計建成優質產業載體約250萬平方米,累計招引簽約項目超400個。
在華發大灣區智造產業園,珠海興諾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臺臺智能充電樁正準備下線。公司董事長何立林介紹,去年9月搬進這個智造產業園,便規劃了20億元的年產值目標。
“大灣區智造產業園的設計、基礎設施等非常適合工業化生產,配套也十分齊全,交通方便,將成為我們實現20億元產值目標的‘助推器’。”何立林表示,在企業進駐過程中,運營團隊全程跟進,協助企業拉電到戶、安裝室外充電樁、預埋管線等,提供定制化改造。
一位位制造業人才,一個個制造業企業,在“拎包入住”的空間里成長。5.0產業新空間“卷配套”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制造業的競爭力不僅來自工廠與機器,更是源于制造業人才。從中高管到產業工人,從研發人才到技術骨干……他們是支撐制造業發展的基礎。讓制造業人才在這座城市安居樂業,為他們打造成長的通道,才能讓他們與產業“雙向奔赴”、與城市相互成就。
今年一季度,珠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6.64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457.18億元,實現10.5%的兩位數增長。
穩快靈——市場化之路
入夜,在橫琴跨境電商及直播基地(華發)創新產業園,主播們在一個個直播間充滿激情地推介著產品,一派熱火朝天。
這個產業園總建筑面積超72萬平方米,已與多家知名頭部企業以及橫琴、澳門電商企業簽約,在推動合作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同時,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新活力。
“產業園的快速建成落地恰逢其時,極大地推動了橫琴電商產業發展。澳門新大陸全球購作為第一批電商企業入駐產業園,以實際舉措支持并推動橫琴電商產業發展。創新產業園的快速發展也為澳門企業帶來機遇,特別感謝珠海市委、橫琴工委及華發集團對進駐企業的關心和支持,園區系列政策也讓澳門企業倍感溫暖,相信未來澳門企業定能在橫琴深合區迎來發展的春天。”澳門新大陸全球購董事局主席劉金東表示。
產業園從建設、招商到運營,速度之快,讓人驚嘆,這是將國有集團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
產業園負責人介紹,園區首發區今年2月初才啟動,華發整合全集團資源,僅用40余天就順利完成了首發區規劃設計、工程施工等工作,基本具備了企業進駐運營的條件,建立了“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安全化、國際化”的管理體系以及獨具特色的“六位一體”運營服務體系,多家知名頭部企業以及橫琴、澳門的電商企業洽談進駐,體現了“特區速度”和“華發效率”。
“種菜不用土,農民著工裝,大棚賽廠房”——華發粵港澳現代農業示范園,猶如科幻世界中的“太空農場”。
在這里摘下一顆櫻桃番茄,咬一口,“甜過初戀”,回味是繞在舌尖久久縈回的清香。
這個占地超過20萬平方米的全產業鏈園區,可年產高端優質果蔬7000噸,園內全環境智能調控、全過程智慧種植、全流程數據跟蹤,使產出的蔬果健康安全、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外形美觀,深受消費者青睞,一經上市就迅速占領國內中高端銷售市場。
“我們敏銳感知行業的變化,用科技解決行業的痛點,精準把握消費升級的脈搏,用高質量的產品滿足新的消費趨勢?!比A發現代農業科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紅說。
穩得住,效率快,嗅覺靈——作為一家大型地方國企,華發集團卻是一個管理高度扁平化的機構,一方面利用國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另一方面避免了一些國企市場機制不靈活的通病。
仲夏之夜,站在330米高的珠海中心華發總部頂樓眺望,十字門水道波光粼粼,珠海澳門璀璨的天際線與漫天星月交相輝映。
剛剛結束的2024年廣東全省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給了華發更堅定的信念:“我們就是要一心一意抓發展,扎扎實實干實業。”李光寧說。(記者陳凱星 葉前 王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