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魏夢佳)《大國復利:中國高質量發展與2035年趨勢暢想》五國合作智庫報告發布暨國際研討會31日在北京舉行。報告顯示,近幾年來我國在新民生、新消費、新制造、新基建、新服務五大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成果顯著。
報告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合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印度的合作智庫共同發布。報告認為,復利是財富創造、資產增值的利器,大國復利具有收益穩定性、長期積累性和可持續性三大特征,能長期推動國家經濟增長和繁榮。中國式現代化的“復利式”發展動能集中體現為創新驅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綠色發展。
報告通過詳盡數據展示了我國在五大領域取得的成果,具體表現為:鄉村生活火熱、城市綠地變多等十大新民生變化豐富居民日常生活,新場景和新模式助力數字、健康、綠色等新消費崛起,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制造提高“制造強國”成色,新基建集中發力改善民生,新質生產力支撐下的新服務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運行態勢回升向好,發展韌性持續彰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培育,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活力與潛力。
“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不斷夯實,對內制度性改革和對外高水平開放的大國復利正逐漸釋放。”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在發布報告時說,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驅動優勢不斷凸顯,新質生產力驅動的產業發展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加拿大、巴西等國10余位專家學者共議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前景。印中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長默罕默德·薩奇布表示,中國在創新、改革、開放、可持續的推動下實現了高質量發展,通過提高民生福祉、促進技術進步、加強全球合作等,中國正為其他國家樹立榜樣,為人類的美好未來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