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永前 桑彤 龔雯
2月5日,蛇年首個工作日,上海“新春第一會”召開。會上發布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即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這也是自2018年以來,上海連續8年在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召開全市營商環境大會。
“聚焦提升企業感受”何以登上文件標題?如何將企業“可感可及”落到實處?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會上強調,進一步深化對優化營商環境的認識,準確把握好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實踐要求,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不斷提高政策服務的整體性、清晰性、便利性,一以貫之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進展,助力企業在滬實現更好發展。
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蛇年新春開工首日,徐匯區漕河涇開發區內的孵化器和企業展現出火熱的創業氛圍。作為企業創新創業發展的“風水寶地”,園區匯聚了上海市人形機器人創新孵化器、AI校友中心、UNITechmyth(有你創)等多家孵化器,致力于推動前沿技術突破和產業化落地。
位于松江區的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變壓器制造部迅速掀起了復工復產的熱潮。生產線上,工人們熱情高漲,以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大家都對新一年的工作充滿了期待和信心。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變壓器制造部迎來了良好的開局,一季度訂單同比2024年增長了20%,為全年的生產經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令人振奮的是,根據目前的市場趨勢和客戶反饋,國內外訂單預計全年增長57%。
企業復工復產熱火朝天,“店小二”精準服務“送溫暖”。以企業感受為導向,是上海營商環境建設再升級的密碼。
作為2025年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安排,此次發布的“8.0版”行動方案聚焦提升企業的獲得感,著力在深化世界銀行對標改革、優化為企整體服務、優化涉企監管檢查、夯實營商基層基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等5個方面,推出58條任務舉措。
相比“6.0版”行動方案的208項舉措和“7.0版”行動方案的150項舉措,“8.0版”行動方案文件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直奔主題。
“8.0版”行動方案更加突出突破性、易讀性、可感性,尤其在“老大難”問題攻堅突破方面,聚焦融資、政策服務、監管檢查、公平競爭、訴求處理、牟利性職業舉報、網絡輿論環境、涉企案件辦理、拖欠企業賬款等企業反映突出的問題,推出一批具體化、突破性任務事項。
“‘新春第一會’就召開營商環境大會,上海把企業發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我們聽了更有信心。”上海寰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南逸表示,尤其是對于企業關心的市場公平競爭問題,如何更好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問題,以及解決應收賬款拖欠的問題,此次會議有了明確的部署。此外,會議提出大力推廣“免申即享”政策,具有很大的突破性,相信未來企業發展干勁也會越來越足。
外資企業安波福對營商環境政策連續性格外看重。安波福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表示,國際企業在各地的經營投資面臨不同地方政府的法規,上海對企業在稅收方面的激勵,審批手續簡化,以及對企業的監管都具有連續性。
攻堅突破“老大難”問題
營商環境好不好,要以企業和群眾的真實感受為導向,直擊痛點,解決問題。
比如,長寧區就矛盾集中的健身行業預付費領域探索公證提存監管,搭建了全國首個健身行業“公證提存”預付資金監管平臺,從源頭防范化解矛盾風險,通過跨部門聯合監管進一步推動市場良性發展。
“公證提存預付資金監管模式有助于商家增信,避免受同行業不良機構‘卷款跑路’事件產生的負面影響,吸引對預付費仍持觀望態度的潛在消費者。”業界人士稱。
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大會劃出重點,提出新要求、新舉措。
把優化政策服務作為重要工作切實抓好,進一步提高整體性、清晰性、便利性。政策措施的出臺要體現連續性、完整性,建立全市統一的發布平臺和查詢門戶,分行業分領域開展政策梳理、整合和歸并,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便利企業高效查詢政策、了解政策,精準匹配政策、使用政策。
政策措施的制定要直奔主題、通俗易懂,多聽取企業意見,多問企業是否看懂、好不好用。抓緊形成一批清晰度高的政策文件范例,帶動各區各部門踐行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要進一步大力推廣“免申即享”,抓緊清理、加緊優化政策流程,通過數據共享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
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在提高檢查質效上持續用力。要明晰檢查規范,檢查事項要“雙透明”,檢查規范要“雙認可”,檢查方式要“雙隨機”,提高執法檢查的嚴肅性、規范性。要用好“檢查碼”,不斷提高操作便利性,拓展應用場景和功能,同步建設全市統一的涉企檢查事項庫。要加強涉企檢查統籌管理,不斷優化組織架構、理順管理體制。
據了解,2024年12月30日上海公布了《關于規范本市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意見》,要求行政執法人員進入檢查對象生產、經營、管理等場所開展現場檢查時應當亮碼,檢查對象可以通過“檢查碼”核驗檢查信息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并對檢查情況進行評價。
此外,大會還提出,聚焦企業關切,突出抓好人才服務、專業服務、完善政府監管方式和涉企管理服務“最后一公里”銜接;突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以更大力度統籌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和制度型開放、產業生態培育、招商引資等。
首提“夯實營商基層基礎”
松江區今年首次把優化營商環境和投資促進、企業服務會議放在一起開。“區域營商環境好,不僅能對招商引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有時候還能起到臨門一腳的作用。”松江區委書記王華杰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最好的口碑,也是招商引資最大的底氣。
園區、街鎮,是營商環境建設的“最后一公里”。此次“8.0版”行動方案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在于,首次將“夯實營商基層基礎”作為單獨任務板塊列出,對園區、街鎮等基層單位營商建設投入更大力量。
為實現區域特色營商環境創建,上海提出支持各區結合自身產業特色、企業需求,創建“一區一品”“一街一品”“一鎮一品”;支持各區圍繞特色產業發展,集成政府服務、專業服務、要素保障、場景應用、監管服務等,定制覆蓋產業全鏈條的特色產業營商環境“一業一方案”;支持園區聯手專業服務機構建設高質量孵化器,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增值服務,聯合“鏈主”企業共同打造產業生態。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仲啟說,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建設“8.0版”特別強調“支持街鎮營商環境建設”,這說明上海不僅關心頂層設計,也關心“最后一米”;不僅關注規上企業,也關注量大面廣的“草根經濟”。
在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胡勇看來,街道是離企業最近的地方,不過街道缺少對企業政策支持的事權。事權在相關職能部門,上級部門難以下沉到單個企業。“如今有了機制保障,我們更有信心當好企業與各部門之間的橋梁。”
為進一步聚焦提升企業感受,彌合政策設計初衷和企業感受之間存在的溫差,南京東路街道在上海率先設立“小微企業融資咨詢窗口”,提供線上、線下服務,23家企業已獲貸,授信額度1.1億元,并設立首個“零距離”中小企業法律服務點,提供法律咨詢、法治體檢和涉企公證服務綠色通道。
對于商務樓宇,相關部門也可以送服務“上樓”。浦東新區花木街道有50幢樓宇,怎樣依托樓宇服務企業,把服務送到離企業和人才最近的地方?在浦東新區婦聯、人才工作局的支持下,浦東新區首個新興領域億元樓宇婦聯組織、首個億元樓宇營商環境工作室、首個億元樓宇人才服務陣地,在億元樓宇浦東嘉里城組團落地。
好的營商環境,是檢查的“無事不擾”,是政策的“免申即享”,是創新涌動的園區,是充滿煙火氣的街區,是國際友好的社區,是政府和企業的雙向奔赴,是社會各界的合力協同。“我們要與企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通過實實在在、可感可及的舉措,來傳遞溫度、提升感受、提振信心。”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建設處副處長孔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