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最近播放中文版在线观看电视剧,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 : 首頁 > 資訊中心 > 時政要聞
 

資訊中心


75年來,浙江GDP增長785倍

  浙江在線9月13日訊(記者 陳雷)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浙江經濟社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經濟大省、從絕對貧困到全面小康、從百廢待興到創新創業的歷史性轉變,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日前,浙江省統計局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5周年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相關報告,從十個方面對浙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盤點。

  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大省之一

  經濟總量連續翻番上臺階。浙江地區生產總值(GDP)從1949年的15億元、1978年的124億元躍升至1991年的千億元、2004年的萬億元,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2019年、2021年、2023年分別躍上2、3、4、5、6、7、8萬億元臺階。2023年達82553億元,占全國的6.5%,在全國各省市區的位次由1952年的第11位、1978年的第12位升至1994年的第4位,保持至今已連續30年。人均生產總值由1949年的72元、1978年的331元增至2023年的125043元(2017年跨入世界銀行國別收入分組標準高收入經濟體門檻),在各省市區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6位升至第5位。按可比價格計算,2023年GDP比1949年增長785倍,年均增長9.4%,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經濟增長最快的省份之一。

  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征明顯。2023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63830元,居全國各省市區第3位、省(區)第1位,相當于人均GDP的比例由2013年的45.7%升至5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116元增至2023年的74997元,連續23年居各省區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47元增至2023年的40311元,連續39年居各省區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86,為主要經濟大省收入差距最小省份。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至110955和5906億元,分別居全國第4和第3位。全員勞動生產率增至21.2萬元/人,為全國的1.2倍。

  產業結構華麗蛻變,由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邁進

  1949年,浙江產業結構層次低,屬于典型的農業社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68.5∶8.0∶23.5,1978年調整為38.1∶43.3∶18.7,2023年進一步調整為2.8∶41.1∶56.1,形成工業和服務業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格局。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2.3億元、1978年的47億元增至2023年的29412億元,居全國第3位,按不變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2.4%;服務業增加值由5.5、23.1億元增至46269億元,居全國第4位,年均增長9.6%。通過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新產業蓬勃發展。2023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占GDP比重突破50%,居全國各省市區第4位(中國信通院發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9867億元,占GDP的12.0%。2022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28.2%。旅游、文化及相關產業總產出和金融產業總收入超萬億。規模以上工業中,新能源產業、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提升至5.0%、46.2%和33.3%。

  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浙商民企成為亮麗的“金名片”

  創業創新氛圍濃郁。浙江是全國最具發展活力的省份之一,2023年末,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市場主體1034.0萬戶,平均每7人就有一個老板,其中企業360.3萬戶。創新投入持續加力。2023年,財政科技支出由1978年的0.43億元增至787億元,年均增長17.7%;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與GDP之比由1990年的0.23%升至3.20%左右。年末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增至42011和114818家,單項冠軍企業44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家數快速增加。

  民營經濟做大做強。浙江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2023年,浙江民營經濟創造了全省67.3%左右的生產總值、73.8%的研發投入、74%的稅收和84.8%的出口。華三通信、海康威視、聚光科技等一批世界知名的獨角獸龍頭企業茁壯成長。吉利等10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在2023年公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企業上榜108家,企業數量連續25年居全國各省市區第1位。2023年末,共有境內上市公司702家,數量居各省市區第2位,其中,2023年新增47家,居各省市區第3位。境內上市公司融資累計19626億元。

  商品市場繁榮興旺。1978年,商品交易市場1051個,商品市場成交額僅8.6億元。2023年,商品交易實體市場增至2942個,成交額達2.3萬億元,其中,十億級市場266個,百億級市場46個,千億級市場2個,均列全國前茅,義烏小商品市場年度成交額連續33年居全國各市場首位。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550億元,居全國各省市區第4位,比1952年增長2942倍,年均增長11.9%。擁有全球最大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網絡零售平臺,網絡零售額達30639億元,穩居各省市區第2位。

  投資建設成就斐然,基礎設施實現飛躍

  投資規模不斷擴張。1950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僅0.21億元,1978年增至23.2億元,2010年突破萬億元,近幾年增至3萬億元級,1951-2023年年均增長17.8 %,投資建設碩果累累。

  水陸空立體交通網日趨完備。全省公路通車里程由1949年的2197公里、1978年的18621公里增至2023年的12.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10公里,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由1949年的390公里、1978年的779公里增至2023年的3853公里,其中高鐵1900公里。省內陸域設區城市基本實現2小時交通圈。民用機場增至7個,2023年旅客吞吐量7403萬人,其中3個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千萬人。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0.1億噸增至2023年的20.3億噸,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13.2億噸,連續15年居全球首位,集裝箱吞吐量3530萬標箱,連續6年居全球第3位。

  先進通信基礎網絡覆蓋城鄉。2023年,擁有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和接入互聯網的移動電話已基本戶戶普及。全省郵電業務總量從1949年的0.06億元增至1978年的0.69億元(1990年價)。2023年,郵政業務量增至2697億元(2020年價),電信業務量增至1164億元(2022年價)。快遞服務從無到有,業務量從2005年的0.6億件增至2023年的263億件,占全國的19.9%,居全國各省市區第2位。

  能源生產供給保障安全可靠。發電裝機容量由1949年3.31萬千瓦、1978年的207萬千瓦增至1995年的1013萬千瓦,為當時全國第7個裝機容量超過千萬千瓦的省份。2023年,年發電量由1949年的0.59億千瓦時、1978年的50.6億千瓦時,增至4578億千瓦時,能源結構逐步向清潔化轉變。全社會用電量6192億千瓦時。

  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構建,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

  對外貿易跨越發展。浙江大力推進“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貨物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0.70億美元增至2023年的48998億元(6968億美元),居全國第3位。其中,進口由0.18億美元增至13332億元(1895億美元),居全國第5位;出口由0.52億美元增至35666億元(5073億美元),規模在全國各省市區的位次由第11位升至第2位,占全國的比重從0.5%升至15.0%。出口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升至45.6%和9.0%。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5514億元,是2014年的3.9倍,占全省進出口的52.1%。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996年的4.9億美元增至2023年的848.6億美元,居全國第一方陣。

  利用外資量質齊升。1979年開始,浙江逐步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利用外資工作。1980年,與港商合資的西湖藤器有限公司成立,拉開了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帷幕。2023年,全省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從1984年的252萬美元增至202億美元,列全國各省市區第5位,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占使用外資總額的33.8%。至2023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3068億美元,世界500強來浙投資企業數量持續增加。

  對外投資項目遍布全球。2023年,全省1306家境內主體在境外投資設立企業1493家,境外直接投資備案額從1982年的11萬美元增至168億美元,國外經濟合作營業額從1985年的77萬美元增至69.9億美元。至2023年末,全省經審批核準或備案的境外企業和機構共14166家,累計中方投資備案額1319億美元,投資項目遍布六大洲、153個國家和地區,走出去的境內主體數量和建立的境外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開放平臺能級提升。率先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行動,2017年,在舟山建立浙江自貿試驗區,聚焦油氣全產業鏈建設。2020年,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全國率先實現賦權擴區,新增杭州、寧波、金義三個片區,并新增五大功能定位,旨在打造以油氣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基地、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和物流樞紐、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和先進制造業集聚區。2023年,自貿區新增注冊企業32328家,貨物進出口9949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量18226億元。中歐(義新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開行2380列,發運19.5萬標箱,分別是2015年的66和89倍。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居全國各省市區第2位。

  區域發展統籌推進,城鄉融合互促共榮

  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1997年,浙江成為全國第一個消除貧困縣的省份;2007年,成為全國第一個消除貧困鄉鎮的省份。2015年,26個欠發達縣一次性全部“摘帽”,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以下貧困戶,成為全國第一個較高水平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省份。2020年,“兩不愁三保障”、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情況、集體經濟薄弱村等問題,實現“三個清零”。對低收入農戶幫扶力度持續加大,2018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實現城鄉同標,2023年達到每人每月1149元。近年來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兩位數增長,2023年達到21440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自2020年起連續4年保持在2以內,11市中最高與最低市倍差降至1.56,是區域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大都市區建設穩步推進,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縣(市)域中心城市、重點鎮和一般鎮構成的五級城鎮體系不斷完善。城鎮化率由1949年的11.8%、1978年的14.5%,提升至1990年的31.2%、2000年的48.7%和2023年的74.2%,列廣東、江蘇之后,居全國各省區第3位,由1978年的比全國低3.4個百分點轉為1990年、2000年、2023年分別比全國高4.8、12.5和8.0個百分點。城鎮環境不斷優化。2023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增至15.46平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提升至98.45%,生活垃圾無害化達100%,用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均為100%。全省11個地級市全部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千萬工程”扮靚美麗鄉村。自2003年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改善提升。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2023年,污水處理設施行政村覆蓋率達93.2%。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無害化衛生廁所實現行政村基本覆蓋。統籌推進路、水、電、網、氣、能等基礎設施城鄉互聯互通。2023年,全省推動暢達、平安、智慧、共享的“四好農村路”2.0版高質量建設,鄉鎮通三級公路比例90.6%,行政村通雙車道及以上公路占比85.8%,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規模化供水覆蓋率超90%,農網供電可靠率達99.99%,5G網絡、光纖資源實現重點行政村全覆蓋。加強農村燃氣供氣規范化建設,通天然氣的村比例為17.6%。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完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和新能源汽車服務網絡,新能源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村占比達26.3%。城鄉公共服務同標同質加快推進,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實現全覆蓋,農村標準化學校基本達標;村衛生室規范化率逐年提升;農村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覆蓋。深化和美鄉村“五美聯創”,建成和美鄉村示范村(未來鄉村)292個、新時代美麗鄉村共同富裕示范帶22條、歷史文化(傳統)村落262個,和美鄉村覆蓋率為25.5%。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鄉村治理機制,累計建成省級善治(示范)村10530個、清廉村居13972個,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生態建設碩果累累,綠水青山成色更足

  美麗浙江建設取得新成就。堅持不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省方略,扎實推進美麗浙江建設,有效拓展兩山轉化通道。至2023年末,累計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49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4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9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區)88個,數量居全國前列。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12年提升。

  高標準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肥藥兩制”改革,全面推進肥藥減量增效,2023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3.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5%。森林覆蓋率從1952年的39.7%上升至61.4%(含灌木林),居全國前列。省控斷面Ⅲ類以上水質比例升至97.0%,比2013年上升33.2個百分點,連續7年無劣Ⅴ類水質斷面。11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PM2.5年平均濃度降至27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6%;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升至91.3%,比2013年提高22.9個百分點。

  資源節約型社會加快建設。2023年,萬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0.90噸標準煤(2005年價)降至0.40噸標準煤左右(2020年價),能耗水平居全國前列。萬元GDP用水量降至22立方米左右(2020年價)。堅守耕地紅線,基本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和占補平衡。

  人民生活殷實富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

  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49年的116和47元增至2023年的74997和4031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約52和107倍,年均實際增長5.5%和6.5%,其中,1979-2023年年均實際增長7.5%和8.1%。2023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30元,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占56.0%、16.7%、12.2%和15.1%。

  生活品質極大提升。城鎮、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由1949年的106和51元,1978年的301和157元,增至2023年的47762和30468元。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由2013年的20610元增至2023年的42194元。2023年,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含旅游)、醫療保健等消費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費支出比重分別升至24.8%、15.4%、10.6%和7.0%。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不到10平方米分別增至48和70平方米以上。居民消費多樣化,物質極為豐富,品質極大提升,出行有汽車、高鐵、飛機,通信有智能手機視頻電話,購物有電商、APP送貨到家。2023年,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汽車64.7輛、空調220.2臺,空氣凈化器、烤箱、洗碗機、掃地機器人已進入平常百姓家。

  就業社保全面保障。2023年末,全社會就業人員由1949年末的850萬人增至3921萬人,平均每年凈增41.5萬人。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4.6%,低于全國。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增至460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增至5621萬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增至每月200元,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增至68.3%。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文教體衛齊頭并進

  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科教興省、教育強省全面實施,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覆蓋城鄉,義務教育加快均衡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職業教育體系日益完善。2023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95.6%,學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普及率在99%以上。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由1949年的20%左右提升至99.99%。初中1794所,在校生173.47萬人,普通高中650所,在校生88.76萬人,普通中學在校生是1949年的48倍;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46所(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50.3萬人,是1949年的61倍。高等學校由1949年的4所增至109所,在校學生由0.3萬人增至145.6萬人,其中,研究生增至16.4萬人;畢業學生增至39.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升至67.5%。每萬人在校大學生(含碩博)220人,是1949年的148倍。

  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2017年、2019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連上3千億元、4千億元臺階,2023年占GDP的比重超7%。文化設施基本實現城鄉全覆蓋,2023年末,有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102家,文化館102個,文化站1366個,博物館431個,農村文化禮堂建成率100%。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覆蓋所有縣(市、區),鄉鎮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動室覆蓋所有鄉(鎮、街道),公共圖書館虛擬網絡基本全覆蓋。廣播人口覆蓋率99.82%,電視人口覆蓋率99.89%。文化保護不斷加強,擁有杭州西湖、京杭大運河、江郎山、良渚古城遺址等4處世界遺產,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7個,總量居全國首位。文藝創作活躍,2023年,共有圖書出版社15家,出版期刊241種,公開發行報紙63種,出版規模和出版物品種居全國前列;制作影片50部,電影票房收入40.2億元。人民群眾精神生活日益豐富。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23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至3.0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升至44.5%,城鄉居民國民體質合格率升至94.3%。共有省級全民健身中心65個、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體育休閑公園)1183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1825個。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運動休閑示范區)42個、體育旅游示范基地3個。省級運動休閑基地32個、運動休閑旅游示范基地29個。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59個,2021-2024周期省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64個。浙江運動員全年共獲取全國一類比賽冠軍70個。

  健康浙江高水平推進。一方面,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2023年,全省衛生機構數由1949年的288家、1978年的6939家增至3.8萬家(含村衛生室),醫療機構床位由0.6、6.2萬張增至40.6萬張,衛技人員由1.1、8.1萬人增至66.3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由0.9、3.3萬人增至26.6萬人。每萬人擁有床位61.3張,是1949年的21.9倍;每萬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40.1人,是1949年的9.3倍。另一方面,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2023年,平均預期壽命由1949年的38歲提高至82.4歲,居北京和上海之后,列各省區第1位,相當于中高收入國家水平。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55/10萬,嬰兒死亡率降至1.4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至2.47‰。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能力提升,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逐年下降。

  社會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平安、法治走在前列

  政府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整體智治、唯實唯先”的現代政府建設穩步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在前列。“浙里辦”“浙政釘”“浙里督”迭代升級,推出了一批場景化的多業務協同應用,“互聯網+監管”持續推進。2023年,“浙里辦”用戶突破1億,初步建成“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法治政府加快建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率先突破,行政復議機構和行政爭議調解中心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行政復議改革模式在全國推廣,法治和公共安全體系不斷健全。2023年,每萬人擁有律師數由1985年的0.36人增至6.4人。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包括工礦商貿企業、道路運輸、水上交通、漁業船舶、鐵路運輸事故)764起、死亡635人,已連續20年“雙下降”。億元生產總值安全事故死亡率降至萬分之0.77。群眾安全感滿意率提升至98.88%,連續20年居全國前列,被認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七十五載長歌奮進 賡續前行再奏華章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

農業發展闊步前行 現代農業譜寫新篇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制造強國建設步伐堅定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三

服務業地位作用更加彰顯 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四

消費市場繁榮壯大 商貿流通創新提質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五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經濟發展關鍵性作用不斷增強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六

建筑業持續發展 建設成就惠及民生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七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八

區域協調發展邁向高水平 重大戰略實施取得新進展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九

綜合國力大幅躍升 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新中國75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禄劝| 武城县| 涟水县| 通州市| 望奎县| 松阳县| 托克托县| 黄骅市| 东乡族自治县| 深水埗区| 太仓市| 米泉市| 韩城市| 蓝山县| 德庆县| 家居| 于田县| 深州市| 远安县| 澄城县| 同心县| 梁山县| 浙江省| 上蔡县| 容城县| 祁门县| 成都市| 庄河市| 栾城县| 驻马店市| 福海县| 兴义市| 屏边| 边坝县| 永登县| 东方市| 恩平市| 和田市| 安康市| 墨脱县|